北京大学博士生讲师团四月常态化宣讲纪实
|
日期:2025年4月24日 访问:23 |
|
编者按:启智润心,理论如炬照征程;培根铸魂,青春作舟渡星河。北京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推动理论宣讲常态化开展。在“常”字上下功夫,融入日常,化作实践的火种;抓在经常,铸就信念的脊梁。在“长”字上下功夫,以制度之力保障思想之树常青,用持久之功守护信仰之火不熄。
在我国经济处在高质量发展爬坡过坎的重大关口,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规律,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时代新征程,青年应更加充分领略它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更好以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4月3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董慧为第82集团军某旅带去“新质生产力的理论与实践——基于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主题宣讲。董慧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指引,系统阐释其作为高质量发展核心动力的战略意义。她指出,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形态,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及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实现全要素生产率跃升。相较于传统生产力,其突破粗放型增长模式,更注重数据驱动、绿色发展和创新生态构建。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与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她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抓手,需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重点领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要素市场优化,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升级,为塑造新发展格局提供持续动能。
“到延安去!”曾经作为一个响彻云天的口号,在“七七事变”之后,在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激励着广大热血青年从四面八方、天南海北汇聚到延安这座黄土高原的信仰圣地。数万青年克服重重阻力,从繁华都市来到物质生活异常艰苦的黄土高原,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崇高追求与广大青年的自我实现发生了强烈共鸣与无限契合,这既使中国共产党的崇高追求得以实现,也使广大青年的人生价值与事业得以成功。
4月2日下午,软件与微电子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蒋云涛参与由学生工作部举办的“北大红·香山红”党史学习教育,开展“那些年,青年流行‘上延安’”主题宣讲。蒋云涛回顾了抗日战争前后,大量进步青年跋山涉水、突破重重阻碍也要前往延安的历史现象。他围绕“延安在革命年代所展现的新风貌”“延安在文化宣传上强调贴近群众并为革命服务的风格转变”“延安所吸引青年中的代表人物”逐一进行介绍。蒋云涛进一步阐释了“延安精神”的具体内涵,内在包含以人民为中心、紧紧把握先进文化的方向等。蒋云涛勉励在场青年听众,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也应当奔赴新的“延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谱写青春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当前,媒介化、数字化高速发展,人工智能(AI)技术已全面渗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人类由此进入全新的由人工智能主导的算法社会。虽然人工智能为国际传播带来了重要机遇,但也造成了诸多挑战。从技术变革、媒介主体、传播模式等多维度深入审视人工智能时代的国际传播,将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构建提供有益参考。
4月3日,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戴昊然为外国语学院亚非研究生党支部、日语研究生党支部带去“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中国国际传播”主题宣讲。戴昊然介绍,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国家形象和提升全球影响力至关重要。他介绍了在传统“西强东弱”的大众传播格局下,西方国家如何通过媒体对中国进行污名化、负面宣传,利用话语权垄断影响全球舆论。他强调,我国正以人工智能时代的传播范式为变革契机,推动新质传播力发展,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在100余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发扬。青年沿着中国共产党的红色足迹,重温中国革命历史和红色记忆,可以从中汲取精神滋养和前行力量。
4月2日下午,对外汉语教育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杨飞扬面向未来技术学院团委,以“路在脚下,从心出发——从走访一名老党员谈起”为题开展宣讲。他从走访一名老党员的经历切入,分享杨楚乾先生在土改工作队的思考与感悟。1952年,杨楚乾在土改过程中,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坚定树立起“一定要让农民过上好日子”的想法。杨飞扬指出,这位老党员的朴素愿望,折射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杨飞扬还以自身宣讲经历与基层实习为例勉励在场听众:像杨楚贤先生这样的老党员,正是用一生践行这份初心。青年一辈更应不负所托,以初心回望初心,以初心照亮使命,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昂首阔步,奋力奔跑。
每一次宣讲,是思想的交锋,亦是初心的叩问;每一段讲述,是真理的传递,更是家国情怀的扎根。征程未有穷期,青年宣讲永远在路上。未来,北京大学博士生讲师团将继续与时俱进,紧密结合实际,以常态化宣讲为纽带,携手构筑理论与实践共生的精神高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