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自己考了73分的成绩后,百感交集。(远骛长天)
|
日期:2008年4月3日 访问:4879 |
|
思念北京
知道自己考了73分的成绩后,我百感交集。
我是河北的,今年都40岁了,工龄17年了。因为种种原因,专科毕业后,一直没有想学位的事情,一是没有机会和途径,二是我毕业的那个院校招牌还是有些含金量的。等到需要学位的时候,却发现英语成了最大拦路虎,说实话,单词都忘的差不多了,语法也很模糊了---毕业都17年了。
彷徨之际,发现了北大辅导班的招生信息,当时我是半信半疑的抱了名(面授强化班),领到了绿皮儿词汇和蓝皮儿真题,以及红皮的补充资料,经王老师介绍,才知道考三级英语要考这么多单词和语法知识,需要会做这种难度的题目......,这天是2007年8月31日,中午,离11月17日考试还有不足三个月的时间了。
第一次听课是9月8日,我很不意思的座在最后一排,大概因为我是大龄学生吧,同学们看到我都感到有些新奇和不解,面对大家疑惑的目光,真有些窘迫,以后每次我都座在后面。但是我听课还是很认真的,张老师的阅读和翻译、关老师的语法,都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感觉三级似乎不那么难了,自己也不那么心理没底了。结合老师的要求,我在听课后认真地做题目记单词,记忆单词的速度迅速地提高上来,语法知识也很快地系统起来,以后我又连报了冲刺班和串讲班,尽管临近考试有些外界因素干扰了我的临战状态,仍然顺利过关。几点体会:
一、学习要有毅力和恒心。我是河北的,为听课每个周六必须早晨5点钟起床往北京赶,晚上回到家时一般是8、9点了。网络班行不?我事务较多,不报面授根本保证不了听课时间和效果,网络冲刺我报了,结果只是在考试出发前(需要到外地考点)才草草听了一个多小时。间断一两次行不?缺一次都是大损失,都会拉下很多老师讲授的精彩内容。尽管事情多,尽管路途遥远,尽管中午休息不了,尽管没有可口的饭菜等着,尽管长时间听课记笔记非常疲乏,我都坚持下来了。
二、老师的方法太重要了。考场上我最受益的是张老师讲的做题顺序和时间分配,因为客观原因我晚进考场10分钟,时间一下子显得很紧张了。我是B卷,第一道阅读题有些难,差点让我失去信心,想跳过去,想到张老师说的不能跳着做题,咬牙坚持做完了,心情一下子就缓和了;另外我按照张老师课堂上说的,阅读理解和英译汉不能超过60分钟,自己既然晚进来10分钟,就坚决在50分钟做完了,阅读理解得了24分,英译汉8分,为后面的题目留下了足够的时间。
三、不可忽视基础。按照老师说的,单词起码要达到“第三种境界”的要求,我始终没有放松对单词的记忆和掌握。我从不在大脑疲劳时记单词和词组,一般是在早晨或晚上,心情舒畅平静脑子清醒时,快速地看,看后马上检查自己的记忆效果,对不容易记住的专门标识,日后重点攻关。我觉得,没有一定的单词量做基础,提高水平的确较难,反之则要快捷的多。
四、做题才能找到感觉。三级英语考试是有章可循的。正想张老师关老师所说的,依据真题复习,不至于“跑偏”;结合做模拟题特别是较难的那套查找差距,可以使自己不至于为学习上的一点小进步而沾沾自喜放松复习功亏一篑;听串讲课进行系统化,可以起到战前“热身”的效果。光听课不做题或不认真做题,效果就会打折扣。
如今,考试已经过去,老师和同学们也再也难得一见。然而,过去的那一幕幕仍历历在目,那美丽的未名湖、傲立的博雅塔,我经常光顾的上海城隍庙小吃,和蔼的女老师---王老师......,每当我驱车路过北大的时候,我都会注目凝望,正是在这里,这里的名师,使我跨过英语关,成就了我的学士梦。
祝福你北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