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童琰老师sohu教育讲评2009年11月真题(视频)
|
日期:2009年11月21日 访问:4201 |
|
北京大学童琰老师sohu教育讲评2009年11月真题
视频请进入本网论坛收看。
sohu教育频道链接→→→→→
http://learning.sohu.com/20091123/n268393776.shtml
北京大学童琰老师做客sohu教育频道点评成人三级英语考试
2009年下半年北京地区成人三级英语考试11月21日刚刚举行。著名成人三级英语专家、北京大学童琰老师对这次考试进行了点评(点评视频请登录www.pkucet.com.cn)。童琰老师说,首先祝贺大家完成了这次考试,不管结果如何,起码有这次体验。我也是刚刚拿到这份卷子,现在我结合着题目说说对这次考试的感受。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讲评,能够让大家心情更轻松。
童琰老师说,拿到这份卷子后,我大概用了半个小时,粗略的把卷子做了一遍,整体印象感觉这次试卷出的还不错,难易程度适中,没有特别难为大家,总体把握还是比较规范,整个设计的难度和出题的思路完全符合大纲的要求,试题没有太偏太难的地方,从词汇量语法的考核项,包括挑错题、完型填空题,以及到最后的英汉互译,都是简单和中等难易程度的题目偏多,许多题目,如B卷的32、33、36、23、31、39、42、43题等等,都是我们在强化、冲刺、串讲阶段反复讲过的原题,一个字都没改。可以说这次命题是非常成功的命题。阅读题目可能大家感觉稍微有点难,我觉得三篇文章中,第一篇和第三篇比较简单,难度较大的是第二篇,难度大也并不意味着题目一定会做错,这样大家按照我和曹老师在北大辅导班上讲的方法和技巧去分析,一定会有收获。从刚刚几个学员打过来电话反映的情况看,也印证了这一点,总的来说大家考的不错,大部分同学都能通过,几个月的辛苦没有白费,再次祝贺大家。
现在我对这次考试的题目逐题进行分析讲解。我的一贯的方法是从简单题目做起,先讲语法和词汇部分。我用的是B卷,做A卷的同学对照真题调整一下顺序就可以了。
下面讲语法和词汇部分。
16题,考点是状语从句。正确答案是4D,even though引导让步状语从句。让步状语从句最大的特点就是前后两句意思有相反的地方,或者是某些次意思有截然对立的地方。比如说,前面说兔子是比较安静的动物,关键词是quiet;后半句话提到了兔子可以发出20种不同的声音, 20 different sounds,这就构成让步状语从句最基本的条件,所以正确答案是4D。
17题,逗号隔开,这是一道很典型的考题,非限制性定语从句。首先所以正确答案是A。这样的题目以前考过,冲刺和串讲阶段模拟题也出现过,应该是简单题。
18题,考词组搭配,睡着了,fell asleep ,正确答案是A,相信大家能做对。
19题,考词组,有几天,几个,a few, 正确答案也是A,相信大家能做对。
20题,考词汇,后者,latter, 正确答案是C。在工作和娱乐之间作出选择,汤姆肯定会选择后者。
21题,考介词和名词的搭配,和age年龄搭配的介词应该是at,在他年龄很小的时候,他就开始在这家公司工作了。
22题,考倒装,这是我们讲的否定词倒装的第三种情形,表示一种事情同样适用于另一种人或物,肯定用so,否定用neither或no都可以。这句话前半句是否定句,吉姆不喜欢流行乐,他姐姐也不喜欢,因此用neither,选4D。
23题,考词组搭配,这道题我们在模拟题里做过,正确答案是A。这个司机不知所措,有消息传来因为他超速了禁止他开车。
24题,考倍数的表达,我叔叔的房子比我们的小多了,但是却比我们的贵两倍,正确答案是A。
25题,考词组,为什么受欢迎,be popular with,正确答案是2B。
26题,考词组,正确答案是A。这次演出远远谈不上失败,相反他取得了成功。
27题,考词组,缺乏锻炼,a lack of,正确答案是2B。
28题,考词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失败,但是你如何对待这些失败,失败之后你有何反应,react,才是最重要的,这次词组make a difference, 正确答案是2B。
29题,考词组,这个宾馆非常糟糕,首先房间太小了,其次我们还发现淋浴器根本没法用。选A,To begin with。
30题,考词汇辨析,不用担心,老师最后会对知识点做一个复习,复习是review,正确答案是2B。
31题,考词组,调查,look into, 正确答案是C,真题原题。
32题,我们白皮书上的原题,动词部分的第13题,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养成、培养用develop. 正确答案是2B。
33题,我们白皮书上的原题,动词部分的第20题,吸引顾客是attract. 正确答案是2B。
34题,考时态,时态题首先要看时间状语,开头的这个时间状语,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要求用现在完成时,那么符合条件的是C,现在完成进行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冰川的面积一直在缩小。
35题,考分词,首先不是考目的,先把4D排除,已经结束的事,又是被动的,正确答案是2B。
36题,我们白皮书上的原题,一个字都没改,情态动词部分的第16题。正确答案是2B。
37题,考定语从句。Whose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正确答案是2B。
38题,考时态,条件状语从句,主将从现。用一般现在时表将来,答案是A。
39题,正确答案是C,put off,这个题我们在真题、模拟题见过很多次。我想,大家看到题目里面有这么多题目是我们讲过的原题,做起来一定心情不错。
40题,给出的时间是5年前,所以用过去式founded,正确答案是4D。
41题,考时态,当鲍勃和朋友来的时候,我们正在吃晚饭,当时正在做,过去进行时,正确答案是2B。
42题,考词汇辨析,表搭配的词,只有cost,它的主语是事或人,这本字典花了汤姆200元钱,正确答案是C,这个题我们在真题、模拟题见过很多次,反复讲过很多次。
43题,it was开头,选项中有 that,强调句,强调时间状语,这个题我们也反复讲过。正确答案是4D。
44题,考虚拟语气,if引导的虚拟条件句。正确答案是C。如果他努力的话,他就有可能通过这次考试,但是他没有努力。
45题,应该做什么,最好做什么,had better 这个搭配,正确答案是2B。
刚才讲的是30道语法和词汇题,题目出的比较规矩,只是有个别的词汇题目不太好把握,但这些词汇题不是主流。令我们欣慰的是,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我们讲过的原题,还有一部分是我们反复强调的考点。
下面我们来讲挑错部分。
挑错与前面的单选题目一样,比较简单,所有考点我们在辅导班里都讲过。
46题,错误的是C,副词用错了。应该用形容词,把ly去掉。
47题,错误的是C,比较级用错了, 比较级要么加er,要么借助more,不能既er又more。
48题,时态错了。应该用一般过去时,A错了。
49题,A错了,多么,应该换成what。
50题,B错了,逗号隔开,必须有连词出现。
51题,4D错了,宾语从句,that 应该改为what。
52题,A错了,非谓语动词划线,十有八九会有问题。不定式只能表示目的,而在这里是表示时间的。
53题,主谓不一致,B错了。很多人被发现,应该用复数。
54题,4D错了,词组错了,应该playing.
55题,B错,倒装错了,was和 she应该颠倒一下位置。
下面我们来讲阅读部分。
这也是我推荐大家的做题顺序,在经过前20分钟我们做一些简单题来热热身、心情慢慢平复下来之后。如果你准备得很充分,前面会给你一些成就感,你会很踏实。接下来再进入相对较难、相对耗费时间较长的阅读理解部分。
关于阅读部分,我们还是建议大家平时训练和考场上实战时,秉承一个原则,先看题目,带着问题去读文章,题是帮助我们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我们不要把题和文章对立起来,应该把二者结合在一起。先读文章自然有其好处,但是弊端很明显,读的过程很耗费时间,读完之后你能记住多少信息,不一定,再看题时你还得回去再找,时间上划不来。如果我们去读题,带着问题去找相应的部分,这样做题既快又准。
先看第一篇文章。
我曾反复强调过,做题的顺序应该是先做细节题,最后再做主旨大意题。所以第一篇文章第一题我先不讲,我们先做第2题:“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找什么?我们做题的时候要快一点,快速浏览选项后发现,只有第二个词的中心词不一样,第一个是textbooks(教材),第二个是money(钱),第三个是teachers(老师),第四个是students(学生),其余前后都不用看,都是一样的,这样也能帮助你节省时间,不用一个一个地去读它。那么你去找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是教材的问题、钱的问题,还是老师的问题、学生的问题。
第3题,从文章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这是细节题,每一项都要去求证,A选项说Scott McGinnis这个人当了15年中文老师,你就去文中找这个人,看看他后面有没有信息说他当了15年中文老师。B选项说Jackie Chan是一个中文老师,在某所学校工作,其实这是一个常识问题,Jackie Chan 大家都知道,就是成龙大哥,他怎么能是中文老师呢?当然也有可能碰巧也有一个叫Jackie Chan 的中文老师,这需要自己在文中找就行了。C选项说Chicago 的officials 被要求学中文,D选项说Scott McGinnis这个人很擅长在everything上给出自己的观点。Everything 是一个什么词?是一个绝对化的词,这种词一出现,这选项就是自然错。我们还介绍过一些绝对化的词:everything, nothing, never, only这些都是很绝对的词,一般来讲,正确选项应该是客观公正的。用这样的词来放到这样的问题中,因此D选项可以先排除了。
第4题,根据文章下面哪个说法是对的,这也是细节题,必须一个一个去求证。A选项说学中文的学生数量很少,B选项说的是中国的一些programs正在进入美国许多大城市,当然说的是中文学习了。C选项说的是政府官员们不喜欢来自business leader 和parents 给他们的压力,要求他们去开设中文课程。D选项说中国正在世界上变得越来越有影响力。第5题问的是一个词汇quadrupled的含义,我们先把它搁下,最后做。光读2、3、4题我们脑海当中已经有了一个印象了。这篇文章说的是什么?说的是中文学习,汉语学习的热潮在全世界的展开,地点是美国,其中提到了一些人,其中提到了一些学校,提到了一些政府官员对这些事情的看法。所以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读文章,去找细节。时间关系,我们无法一一帮大家分析文章了,我告诉大家答案。第2题的答案在文章的最后一段,最后一段提到了,第四行开始说要求学中文的人数量很多,但是开办中文学习却不容易,接下来的一句说the No. one difficulty, everyone agrees, is having enough teachers。第一大困难是找到足够的老师,这恰是第2题的选项C。只不过它把题干中的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变成了No. one difficulty,这是阅读题最常用的“伎俩”,就是同义词替换。你只要带着这种信念,踏踏实实去找,哪怕多花点时间,这个题的答案绝对能找得到。第2题的答案是C,中文学习开展最大的问题是师资不足。
第3题的答案还是在最后一段,接下来就提到了Scott这个人,后面有个定语说他是an academic adviser for a language institute,and a Chinese teacher for 15 years at the college level,这就给出答案了,他已经当中文老师15年了。所以第3题的答案是A,也是细节考察。
第4题要求选择那个是错的,EXCEPT,我们先找对的吧。A是对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看一下76题的划线句子(一会儿还要让我们翻译):The number of students learning Chinese is tiny compared with how many study Spanish or French,与学习西班牙语和法语的人相比,学汉语的人数非常小,这正是A选项,尽管出现汉语热,汉语很流行,但是和学习其它语言的人相比,这个数量还是非常小,所以A是对的。B选项提到了汉语学习已经进入了美国的大城市,文章的倒数第二段就提到了几个大城市,第四行提到了Los Angeles(洛杉矶), New York City(纽约) and North Carolina(北卡)等等,也包括文章中主要讲的Chicago(芝加哥),这都是美国的大城市,所以B选项也是对的。D选项更不用提了,把这个选项放到哪都是对的:中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因此只能是C不对,文章中确实提到了政府官员,也提到了pressure(压力),但不是说家长们给政府官员施压,要求他们开办类似的课,而是说家长和政府官员都有这个迫切的需求。所以开办这样的课程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但是困难就是师资不足。因此第2题选C,第3题选A,第4题选C。
我们再做第5题,这个划线词quadrupled是什么意思?看一下它出现在哪,他说的是报名人数1992到2002这十年从6000增长到24000,这个简单的计算题算一下,增加了多少?应该是四倍,所以划线词的意思就是four times(四倍)。这道题选B。
我们再回到第1题,best title是哪一个?下一个最热门的语言是汉语、西班牙语,还是法语,应该是汉语,正确答案是A。D 选项太具体了,不能做文章的题目了,A很有概括性:接下来最流行的语言——汉语。
第一篇文章看似很长,但是题出得并不难,包括最后讲的这道主旨题,也不难。大家应该有一个信念,认真读,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先读题,后读文章,按照这个去做,可以肯定能有一个很好的结果。
再看第二篇文章。
第二篇文章,文章本身难度加大了,但是我个人以为题目并没有跟着加大难度,很多时候事情就是这样,很辩证的,有的文章看似容易,但是做题上限定很多,而有的文章似乎很难,读了半天不知所云,但题中到处给你提示和暗示,我觉得这篇文章是个很好的例子。
我们来看一下第二篇文章的的题目,第6题问:在文章中,作者要求工总去支持谁?A 私立高校,in general 就是总体上说来,所有的私立高校。B公立的高等教育,C高质量的私立大学,D高质量的公立大学。我们发现选项中,有两组关键词,第一组就是公立和私立,我们看一下文章中他支持谁;第二组就是高水平和低水平,带着这两个问题到文章中去找。通过看第6题我们基本上明白,文章说的是教育,而且是跟公立、私立教育有关的一个话题。
再看第7题,根据文章,学校是bad business,学校生意不好,经营得很差,因为什么?A学校本身的性质决定,B教师太差,C管理太差,D学生太少。这是细节题,需要到文章中去找。
第8题问一个词组go under的含义,去文章中找就行了。
第9题也是细节题,哪个是对的?A说的是有很多的事例表明私立学校比公立学校要superior(这个词我们在语法学习的时候讲过,比…优越,优于,比…更好),B说作者认为教育的diversity(形式多样化)应该比uniformity of education (统一的教育形式)要好,各种教育形式并存比只有一种教育形式要好,C是高质量的大学总是一个好的business,这个选项又犯了一个错误:always是个绝对词,所以自然错,C被排除。D每一次学费增加,报名人数就会上涨,其实这也有一个绝对化的表述,即each time,当然也不排除文章中有这样的说法,但似乎从常理上来讲,应该反过来才对,学费增加,入学人数下降才对,而不应该是上升。在这里存疑,你就到文章中去找相关细节去对应它。但你心里要有个预期,你先去猜,猜得对还是不对,过一会儿到文中找到细节去印证。
第10题说,在作者看来,解决私立学校问题,要拯救私立学校的关键、办法在于什么?A在于增加其入学人数,B提高收费,C减少对学生的资助,D全国的支持。第10题其实给我们前面那几道题定了一个性质,尽管前面我们大概推断出谈的是公立和私立教育,但第10题就给我们一个更确定的话题,他谈的应该是私立教育,因为最后提到了“我们要拯救私立学校的办法是什么”,这才是全文画龙点睛的一道题。
所以我们现在还可以进一步地去推测,这篇文章谈的是教育,公立、私立教育可能会有对比,而进一步探讨阐明的是私立学校,国家应该拿出什么办法来帮助这些学校去发展。那么我们有了这个预期之后,我们再回来读文章,你就会稍微轻松一点。
那么,还是时间的关系我们无法给大家通读文章了,我直接说题的答案。
第6题的答案在全文的第一段,其实第一句话就给全文戴了一个帽子。文章首句通常开门见山,引出文章的主旨:许多私立高等教育are in danger(这个词组不陌生:处于危险之中),学校不好办了,办不下去了,后面接着提到,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应该被拯救,第三行指出:有一些low-quality (质量很差的)学校就不需要去挽救它了。我们有没有义务去挽救这样的学校,因为它本来就办得不好。第五行开始有个bur,前面说什么不重要,but后面一定是重要的事.。but 后面说many thriving institutions that deserve to continue are threatened. They are doing a fine job educationally, but they are caught in a financial difficulty, with no way to reduce …大概意思就是说,有些学校做得很好,教育质量很高,但是财政方面遇到了困难,言外之意就是国家应该想办法去支持它们、挽救它们。所以第6题答案应该是C,作者认为,公众、国家应该支持的是办得比较好的、高质量的私立大学。
第7题的答案也在第一段,77题的哪个划线句子,说学校经营得不太好,无论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并不是因为管理差,而是因为business (生意)本身就决定了的,我们都知道教育本身不是一个赚钱的生意,它是一项长期的投资,不是能够立竿见影的,所以不太好做,很多学校都办得不好,但不是经营管理的问题,而是the nature (本质)of the business, 由其本质所决定的,第7题的答案是A,这是细节题。
第8题,go under 的含义,先找到这个句子,在第二段第三行,they may go under,还要看前面了,前面说的是这样的学校办得并不错,但是却遇到了困难,那么我对它很担心,很低的入学率并不是主要原因,就算它们招满了学生,也会go under,换言之,就算他们招满了学生,也会遇到现在的困难。因此,go under 的意思是B:get into difficulties。很多同学对划线词内心有一种恐惧心理,完全没有应对的方法,其实首先就不要怕它,划线词本身并不难,难在它的上下文,所以要耐着性子去读上下文,去找线索,刚才那句话并不是很难,但是你要找到它后去看、去分析,有这样一个过程才行。
第9题,正确答案应该是B,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谈了很多教育的多样性,所谓的多样性就是公立和私立,这两种学校的方式都应该去发展,不要同一种形式,私立学校是公立学校一个很好的补充,因此好的私立学校才值得全国人民去支持它。所以正确选项B,A选项是文章中提到的一种错误观点,也是划线需要翻译的句子,我们也要说一下,就是78题那句话:There is no basis for arguing that private schools are bound to be better than public schools,私立学校一定比公立学校好,这种说法没有依据。人们会有这样的一种心理预期,普遍的观念是私立学校比公立学校要好,各方面设施要好,但实际上是没有这样的依据的,所以A是错的,B才是对的。
第10题,全国人民的支持,应该选D。所以这五道题的答案如下,第6题C,第7题A,第8题B,第9题B,第10题D。所以,不要被看上去比较难的文章或不熟悉的话题、一些生词、比较长的句子所吓倒,到题中去找线索,用题来帮助你做题,大家可以尝试一下这个办法。这三篇文章中,第二篇还是相对较难。
下面看第三篇文章。
第三篇文章,我个人觉得不难,尤其是谈的话题大家都应该比较熟悉,我们都有切身的体会,第11题问中心思想的,我们先不管他,先看第12题,the management consultant 想要发现什么(wanted to find out ___),答案在文章的第一段,第一段第三行提到了美国人,说今天的美国人比以往的更努力了,后面紧跟着一个反问句Or are they?真的是这样吗?然后后面又提到了consultant Bill Meyer这个人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弄清楚什么问题呀?就是是不是美国人比以前更努力?所以第12题的答案就是D,whether Americans were really working harder than they had done before。他的调查结果表明:具体的工作时间的确是增加了,但工作效率其实一点儿都没有提高,花了很多时间做了很多无用的事情,这是文章地一段给我们提出来这样的一个事例。
第13题问下面哪种说法是对的,它其实问的是第二段的内容,第二段开头就一个需要翻译的句子(79题):很显然,大多数人都认为,你花在工作上的时间越多,那么你完成的工作量就越多,也就是说,你花的时间与做成的事是成正比的,这是大多数人的观点。所以,很多老板在评价自己员工的时候,看的不是你的工作效率,而是你的工作时间,看你愿不愿意正常的工作时间之后继续加班工作。第二段的最后提到,很多人原本40小时一周能干完的活儿他不干完,他会接着再干,为的是让那些当领导的人看到,觉得他很努力,有机会就会提拔他们。第二段最后提到了so that the people who can promote them see them,就是为了给领到看的,跟真正的工作没有什么关系,所以第13题正确的说法应该是C:Some people work more than 40 hours a week in the hope of getting promotion,很多人每周超过40小时工作,就是希望得到提拔。大家可以观察一下D选项,这又是一个自然错的选项,为什么说是自然错?因为有一个很绝对的词all,all employees …所有的员工都……,这判断太绝对了,不可能是对的。B选项说employers(雇主)不是根据工作量来判断员工的工作业绩的,与文章中说的正好相反,文章中说的是这些老板就是看你的工作时间长短与否,所以C是正确选项,很多人加班就是为了被老板看见会升职。
第14题提到了一周工作80个小时的那个人会得到这份工作,因为老板认为____,这道题问的是文章的第三段,第三段特别提到了一个具体的事实:两个人来求职,这两个人在各方面差距都很小,都很值得信赖,都很reliable。让他们去做一项工作,这工作需要一周工作40个小时,其中一人就工作80个小时。那么最终谁得到了录用呢?工作时间长的那个人被录用了。老板为什么会录用他呢?专门提到了一个原因,因为提到了employers就觉得这个员工如果能够被录用的话,其他员工会向他学习,会带动其他员工也一起加班,一起从40个小时的工作量增加到80个小时,他会起到这个带头作用,所以employers愿意录用这样的员工,尽管可能这个员工工作效率极其低下,他仍然会录用。这就是第14题的B选项,his example would lead other employees to work longer hours,(他的例子将引导其他员工工作更长的时间),文中没有用lead,用的是encourage,这就是词义的替换,B选项是对的。
第15题问的是全文的最后一段,最后一段说的是作者自己的观点,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这种工作时间很长,但是工作效率却低下的问题,作者到底是什么态度?最后一段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了,时间和生产力之间并不总是positive(积极向上的,有意义的),第80题划线的句子就提到:很多研究结果表明,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人的创造力就开始下降,所以让人长时间工作,就会变得没有效率,没有用,所以很多员工不愿意花太多的、没有用的时间做无用功,他更会去把时间放在什么上呢?放在娱乐、放松上,再回去工作就更有效率了,因此作者说,对于这些人来讲,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找一家公司,一家鼓励人们to do both (同时做两件事) 的公司,这两件事指什么呢?就是指既工作好,有效率,又能够去娱乐、消遣、放松。因此,第15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A。
第11题,做完其余四题,再做第11题就比较简单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A:许多人工作时间长,但是并不一定做很多工作。
这篇文章很典型,每一段问一个题,五段五个题。大家在做这种题的时候(当然需要有前期准备的经验),发觉这种类型的文章,在做的时候既不要先读文章,也不要先全部看题,应该是看一道题,然后针对每一段找关键词,找相关的句子去分析;然后接着看第二个题、第二段文章,用这种办法应该比较经济,时间上是最经济的。那么从整体来看这三篇文章同今年4月份的考题相比,难度降低了一些。那么大家在做题的时候,要注意方法,有效地避开自己在词汇、语法上比较薄弱的环节,从文章的中心大意去入手,从选项之间的分析去入手,这样才是一个有效的做题方法。当然,我们做阅读题,建议大家把英译汉的翻译题同时来完成。如果只做阅读题,我建议的时间是争取在35—40分钟内完成,每篇文章约10—12分钟,加上做英译汉,争取在一个小时内把题做完。
英译汉的句子刚才我顺便都提到了,现在我在把它重复说一下,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当时你是怎么写的?我认为还是应该看大意,大意对就可以,不在于词词对应。
英译汉部分的第76题,第一篇文章中的句子,应该这样来翻译:“与学习西班牙语和法语的学生数量相比,学习中文的学生数量还很少。”
第77题:“学校经营不善,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原因并不在于管理的糟糕,而在于学校经营本身。”
第78题:“私立学校一定好于公立学校这一说法并无依据。”
第79题:“显然,很多人认为一个人花在工作上的时间越多,他完成的工作就越多。”
第80题:“事实上,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在工作到一定程度后,任何人的生产力和创造力都会开始下降。”
下面我们来看完型填空。
完型填空是讲一个很意思的小故事,文章比较简单。这道题的答案是:
DBCDA CDDBA ABCCD CCCDA。
最后说一下汉译英部分。
其实当我看到这几句话的时候,我是非常为大家高兴的,因为在最后串讲的时候,这几句话所包含的句型曹老师都给大家讲过,相信上过串讲的学员这道题都能得高分。下面是这几句话的翻译,只要意思翻译出来就可以。
81 She owes her success to hard work.
82 Everyone in the village liked him because he was very friendly people.
83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working with you.
84 He gave me a long-distance calls upon his arrival at Shanghai.
85 Do you know when exactly the meeting is to begin?
下面把A卷的答案公布一下,请做A卷的同学对一下答案。
1~15 ADCBA CABBD ACACB
16~45 AABAB BABCB BCBBB A CDBC DCBDA AAC BD
46~55 AB DAB DBCCA
56~75 ABCDA CDDBA ABCBD CACBA
76 显然,很多人认为一个人花在工作上的时间越多,他完成的工作就越多。
77 事实上,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在工作到一定程度后,任何人的生产力和创造力都会开始下降。
78 学校经营不善,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原因并不在于管理糟糕,而在于学校经营本身。
79 私立学校一定好于公立学校这一说法并无依据。
80 与学习西班牙语和法语的学生数量相比,学习中文的学生还很少。
81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working with you.
82 He gave me a long-distance calls upon his arrival at Shanghai.
83 Do you know when exactly the meeting is to begin?
84 She owes her success to hard work. .
85 Everyone in the village liked him because he was very friendly people.
今天的考试就点评到这里,谢谢大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