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厉以宁言论录
|
日期:2005年3月5日 访问:2765 |
|
全国政协委员厉以宁言论录
1、未来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必须规范化,体制采取市场经济的原则,改制后必须能够适应市场的机制。
2、今天的民营企业家不是旧中国资本家的延续。他们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响应党的号召,首先进入到市场经济领域发展壮大起来的。他们是光荣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经济增长将遇到两大约束,一是瓶颈约束。如土地、资金、电力、运输等;二是市场制约。农村市场还没有真正打开,农民的收入比过去增加快一点,但是相对来说,广大农村市场没有打开,限制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4、在中国经济中,我们要懂得发展经济学三个最基本的原理,第一句话叫做“就业是靠就业扩大的”,第二句话,“富裕是靠富裕带动的”,第三句话,“繁荣是靠繁荣支撑的”。
5、中产者队伍的壮大,应该依靠改善低收入者经济状况来实现,而中国的实际问题就是要提高农民收入
厉以宁简介
厉以宁,男,1930年11月22日出生于中国江苏省。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后留校任教。1985-1992年任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系主任,1993-1994年任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1994年至今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厉以宁教授现任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方委员、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方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评议组成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等职。
厉以宁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厉以宁教授在对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经济运行的实践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非均衡经济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解释了中国的经济运行。厉以宁从中国经济改革之初就提出用股份制改造中国经济的构想。这一构想包括用股份制改造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以及其他所有权不明晰的企业。他的这一理论与政策主张在中国经济改革与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因此理论界与政策制定者广泛接受。他的理论与政策主张促进了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可以说,他的理论与政策主张对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而又重要的影响。
厉以宁因为在经济学以及其他学术领域中的杰出贡献而多次获奖。其中包括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孙冶方经济学奖"、"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证书"、"金三角"奖,国家教委科研成果一等奖,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奖(最高奖)等。他曾多次被邀请到国内外多所大学与科研机构演讲。
厉以宁已出版著作5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1990年后主要著作有:《非均衡的中国经济》、《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中国经济改革与股份制》、《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经济学的伦理问题》、《环境经济学》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