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变化与北大思考
|
日期:2005年2月28日 访问:2541 |
|
郝平:出国留学变化与北大思考
1978年邓小平同志以他的远见卓识,做出派遣留学生的决定,距离今天已经整整26年了,26年中国的留学工作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对中国的教育科研,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以及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无论是国内国外的环境,还是留学工作的规模,曾经效益来看,今天我们从事的留学工作,已经,而且正在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出国留学工作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最近的20年是全球化发生迅猛变化的时期,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包括人力资源的各种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引起各个国家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是中国不断融入世界的过程,尤其加入WTO以后,我们的出国留学工作也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家开放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发展。
第二,出国留学的工作和规模以惊人的速度扩大,1978年到2003年底,我们各类出国留学人员达到70多万人,分布在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留学专业几乎含概全部的专业,这个数量上的变化使我们的留学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必须不断创新。
第三,出国留学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有了自费留学,公派进修,联合培养,交换学生等多种留学方式,加之国家更为便利的留学政策,为中国优秀的本科生,研究生提供了更多的国际交流的机会,而对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来说,留学工作改善了学员的结构,改善了优秀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知识结构,促进了中国大学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学术交流。
第四,20多年来出国留学工作在改变我们整个国家的学术科研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留学工作为国家培养了能与国际学术界对于的新一代学术领导集体,培养了一体具有国际经验的教育管理骨干,更新了我们几乎所有的学科知识,创设了大批学科,缩短了中国科研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为我国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网络,更为我们在海外储备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
第五,20多年前出国留学的那一代人很多已经进入西方主流社会,成为国际学术界重要领军任务,比如上个世纪在李振道领导下,当年参加这个项目的许多青年学子,已经成为物理学科的骨干人才,这批海外学子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对北京大学来说,我们对上述四个变化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目前北大80%以上的教授,副教授,85%以上的院系管理干部,都有出国留学的经历,他们是把北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力量,而面对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形式,新挑战,北大也提出自己的应对策略,在这里,我想简单介绍我们在四个方面的思考:
第一,高等重视跨国公司对出国留学工作的影响,全球化是人才国际化的根本推动力,作为全球化的先驱力量,跨国公司与非政府组织已经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华盛顿政策研究所统计分析指出,全世界前一百个大经济体中有51个是跨国公司,剩下49个才是国家经济体,这些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和配制资源,对一国的人才结构比较产生影响,举例说中国大学派出许多留学生,都被世界五百强公司吸引过去很多,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注意在中国一流大学里扩大影响,挖掘人才,在北大设立各种奖学金,不少留学生能把到跨国公司作为首选的去向,面对这样的现象,北大开展重点研究,全面认识跨国公司以及非政府组织对我们出国留学工作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的大学来说,在防止人才流失的前提下,反过来利用这个强大的力量,这样一笔丰富的资源为我们负责,提出我们学生国际化的程度,也提出我们教学科研的水准,可以说近年来北京大学积极稳妥地开展了与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校企合作,实现了强强联合。
第二,全球化引起了社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化,这对人力资本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出国留学工作要着眼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里,北大近年来开展研究,社会结构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对人力资本提出哪些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根本这些变化调整我们的要求。从一个方面来说,表明了国家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大环境已经形成,从另一方面说,如何将人才本身的需要和国家的需要相结合,让人才为国家的整体战略服务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国际人才竞争中北大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需要的人才,其专业素养,知识结构必须能够体现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对这些人才的管理方式,也必须不断调整和创新,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人才的最大效益,近年来北京的引进留学回国人才的工作中提出了抓质量,抓实效,重管理,重服务的原则,我们特别强调要注重引进前沿学科,交叉学科的世界第六学者,甚至引进整个学术团队。
第三今天我们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说过去我们关注不够的环境问题,流行疾病控制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已经日益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冷战结束之后,国际趋势发生深刻变化,恐怖主义的威胁,民族宗教极端势力的发展,区域一体化的问题,国际贸易争端的问题,在应对这些重大问题方面,中国引进大批的人才,这些人才必须能以宽阔的视野参与到这些事务中,他们能与国际对话,也为整个人类的和平发展做出贡献,过去我们派出的留学生,主要偏重工程学科或者基础学科,而且交往能力往往不够,近些年北京注意到必须培养有解决国际事物能力的人才,我们鼓励学生去国外学习国际法,国际关系,就是希望为国家培养储备这方面的人才。
第四,最后一天,从人才流动的一般趋势而言,大家普遍认为人才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美国每年为吸引专业人才,所发放的11份HB307工作中中国占第二位,近次于印度,北大每年选派的留学生数量还在增长,这同时可能使我们面临更多高层的人才流向发达国家的不利局面,我们认为,这是国家以及各高校目前面临的一个迫切的战略问题,我们鼓励留学生出国深造,帮助他们创造各种机会的同时,也积极进行引导教育,我们相信把握住了今天的留学生,也就是把握住了明天的人才资源,国以人心,政以才治,中国政府将人才建设放在核心的位置,今后的留学工作以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个民族只有善于学习,不断创新才能毅力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个国家只有适应世界发展规律,参与世界发展的主流,才能在竞争和合作中发展,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加强留学工作有更加重要的时代意义。
面对21世纪的人才竞争,中国高校应该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广博的胸怀再老出国留学工作,把他作为培养符合国家需要的人才队伍,提高人才整体素质的渠道。我相信中国留学服务工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