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7篇论文被引数进入全球前1%
|
日期:2005年2月14日 访问:2254 |
|
在北京大学“CALIS -SCI 中国百校行 2004”活动的启动仪式上,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首席科学家、国际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协会主席Henry Small博士透露,截止到2004年9月,北京大学又新增一个研究领域被列入全球前1%即:植物与动物科学(plant & animal science)。由此,北京大学进入全球前1%研究机构的研究领域已经增加到7个(见下表),即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工程、植物与动物、临床医学(含原北京医科大学)。Small博士还透露,北京大学在1994-2003年间,SCI论文的总被引文次数列中国高校首位。
北京大学的全球前1%研究领域论文情况:
(统计论文范围:1993-2004)
领域 论文数 被引文次数 篇均被引文次数
化学 3566 13506 3.79
物理 3153 11418 3.62
材料 495 1974 3.99
工程 869 1842 2.12
数学 703 1405 2.00
植物与
动物科学 287 1058 3.69
临床医学 976 3672 3.76
*注:临床医学是科学研究部2003年统计结果(10年论文被引情况含原北京医科大学)
利用科学引文数据库(SCI)的“基本科学指标(ESI)”可以对科研机构发表论文的整体情况进行宏观分析。根据全球10年内某个机构发表论文的被引文情况,排出前1%的研究机构名单,进入这个名单的均是具有较强竞争力和科研活力的研究机构,中国目前有41个研究机构跻身ESI排行榜之中。
科研成果的国际影响力体现一个机构的科研实力。两年前,我们检索北京大学只有物理、化学、材料、工程四个领域进入全球前1%机构名单,其中材料领域论文作者主要来自北京大学的物理、化学的研究人员,工程论文的作者则来自于力学和信息科学。2003年底,北京大学的数学和临床医学加入了全球前1%研究机构的行列,Small博士的最新结果表明北大的生命科学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北京大学从重视研究论文的数量,到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直至近年来对论文被引文次数的分析和认识。北京大学的研究论文在提高数量的同时,论文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进入前1%机构的研究领域数的增加,表明了北大各领域研究整体水平的提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