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校长访问北京大学并被授予北大名誉博士称号
|
日期:2004年8月13日 访问:2655 |
|
“在秦朝之前,中国知识分子就对‘名’和‘实’做了区分。中国传统也对‘形式’和‘内容’的区别有着清晰的认识。”剑桥大学校长爱莉森·理查德(Alison Richard)教授以其人类学家独到的眼光分析到:“我今天作为剑桥大学校长所接受的荣誉是一种美好的形式。同时,这种荣誉对我来说也有其实质内容。在此,我代表剑桥大学希望继续与北京大学开展合作。”
2004年8月2日上午“剑桥大学校长爱莉森·理查德教授名誉博士授予仪式暨演讲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举行。北大校务委员会主任闵维方代表北京大学为爱莉森·理查德校长颁发了学位证书并为她拨穗。两名年轻的北大学子为爱莉森·理查德校长别上了校徽并献上了鲜花。
剑桥大学成立于1209年,现共有31个学院,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只有10万人左右的剑桥镇内。著名的康河横贯其间。现代实验自然科学和英国唯物主义的先驱培根,天才物理学家牛顿,诗人斯宾塞、约翰·弥尔顿、拜伦,现代遗传学和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等均为剑桥校友。
而此次率团访问中国的爱莉森·理查德校长则是于2003年10月走马上任的。她1969年以优等生身份获剑桥大学考古系及人类学学士学位,1973年获剑桥大学硕士学位,同年获得伦敦大学伊丽莎白女王学院灵长类动物生物学博士学位。爱莉森·理查德于1986年获耶鲁大学人类学教授,1990年获耶鲁大学森林及环境研究学院环境研究学教授,1994至2002年担任耶鲁大学教务长。
名誉博士授予仪式之后爱莉森·理查德校长发表了题为“Reflections on Ceremony and Substance”的演讲。她在演讲中介绍了北大、剑桥之间的合作历史和现状,并以一个人类学家的角度对大学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挑战如新兴学科的涌现、学生群体以及资金筹措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她在演讲的最后代表剑桥大学表示了愿意与北京大学开展持续合作的良好心愿与热情。
当被问及两校之间的不同时,爱莉森·理查德校长介绍了剑桥大学的情况,并以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的不同作比,强调大学要发展自己的特色。她表示,对中国的文化有着深厚的兴趣,她说:“我坚信对于文化财富的赞赏和尊重是未来全球社会的良好基础。”
演讲会的最后,闵维方主任向爱莉森·理查德校长赠送了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陶器作为礼物。剑桥大学代表团将继续在京访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