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呼唤
|
日期:2004年12月11日 访问:2473 |
|
远古的呼唤——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11日晚上演
应北大百年讲堂之邀,继《立秋》之后,“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活动周”的又一舞台精品——大型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也走进北大校园。《华夏之根》是由多位重量级的艺术家作曲和指挥,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和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民族乐团联合演出的一场新创民族交响音乐会。
多年来罕见的民族交响乐巨制
专家认为:这样完整的浑然一体的民族气派的主题交响乐,多年来在乐坛上还很少看到。通过民族交响乐的形式表现中国历史文化的曲子时有所闻,但是这样的有首(序曲)有尾(尾声),各大章节又高低呼应一气贯通的主题性作品,是比较少的。
作品以山西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为背景,在影像画面的有机配合下,通过音乐表现三晋大地的历史风云和文化底蕴。作品共分七个部分:序曲《尧天舜日》,展现远古时代风貌,歌颂尧舜二帝的丰功伟绩;第一章《盐池劳作图》,揭示具有“中国死海“之称的“河东盐池”在华夏文明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作用;第二章《晋国雄风》,表现春秋时期,群雄逐鹿,大国称霸的战争场面以及人民对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向往;第三章《云冈印象》,以云冈石窟为背景,着重表现北魏以来各民族交流融合的繁荣景象;第四章《晋商情怀》,表现晋商荣辱兴衰的艰辛历程;第五章《古槐寻根》,以洪洞大槐树为纽结,形象地刻划了海内外游子对故乡的真挚眷恋;尾声《黄河畅想》,描绘了黄河滚滚东流的画卷,展望华夏民族的辉煌未来。
乐界大腕联袂出手相得益彰
《华夏之根》集中了中国当代民族音乐界的多位大腕级人物。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民族音乐委员会主任赵季平,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程大兆,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艺术指导张坚,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韩兰魁,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常务理事、指挥家协会副秘书长景建树,这些个性鲜明的国家一级作曲家,共同承担了这部作品的创作任务。
赵季平先生的作品素以丰富的画面感而为人熟知。作为杰出的电影音乐作家,他曾经多次和张艺谋合作,担任《黄土地》、《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大话西游》、《笑傲江湖》等配乐。
程大兆先生师从乐界泰斗饶余燕教授,是名满珠江的青年文艺家。他的作品以功力深厚,刻画细腻以及强烈的交响性而多次征服听众。电影音乐《周恩来》、《邓小平》,电视剧音乐《情满珠江》、《英雄无悔》等都是他的作品。
韩兰魁,曾留学德国,他对现代音乐技法十分精通,在他的作品中,非常规的无调性音乐和传统的旋律大胆地融合,相互补充,产生动人的效果。
张坚师从著名音乐家刘庄先生,他创作的大型歌舞音乐《西藏之光》曾获得国家“文华”奖。
担任整部作品艺术总监的景建树先生以厚实、简洁的音乐风格闻名遐迩,他创作的绛州鼓乐《秦王点兵》在海内外获得广泛声誉。
指挥是交响乐的灵魂,香港中乐团首席指挥、曾获得世界文化名人“金像奖”的严惠昌先生和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在民族音乐现代化方面开风气的人物王甫建先生担任本次演出的指挥。
原生态文化撩拨创作灵感
“这是一部创满激情和灵感的原创性作品,从采风到现在,三晋文化的厚重和辉煌,深深地激动着我们每一个艺术工作者。”景建树先生慨叹道。他们几位作曲,从南到北,从北到南,走了几圈,每一遍,他们都有新感受。
在曾经多次来过的云冈石窟,景建树惊奇地发现了浮雕奏乐场面中,祖先通过“响指”和“拍掌”来做打击乐的形象。而首次来临的程大兆则仰望穹顶的密如繁星的大小雕塑大声赞叹“伟大!伟大!”。在山西中部的忻州山区,景先生聆听民间的原生音乐不禁潸然泪下。在运城博物馆,目睹明代盐池石刻,他们遥想祖先的生活和劳动,心潮起伏。
这些知识的收获和情感的积聚,使他们的创作灵感迸发,摇曳多姿。
他们以晋剧音乐为素材,用民间艺人的四声瓦与乐队的相互“盘算”,表达了称雄商界五百年的晋商的喜怒哀乐。而作为晋商形象的必备道具——算盘,首次被用作打击乐,来表现晋商的心理和情感世界。在参观公元前4000多年的侯马陶寺遗址后,他们把发掘的尧时代的乐器“鼍鼓”进行复制还原,应用到作品之中。中国民间贩布郎走街串巷的响器——拨浪鼓,也在表演中出现,用来表现人类的童真和浪漫。
但是,景先生认为“我们的创作并不是生硬地搬用原生的乐器和音乐,而是用他们来表现现代人对古人的理解和赞叹。我们的目的是要让大家感到既陌生,又亲切。”
没出国就受到国际关注
9月,第二届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专场音乐会在太原南宫举行,在千名观众之中,有参加论坛的100多名外宾。当晚的节目就是《华夏之根》。演出结束后,外宾们十分激动,部分人走上舞台和主创人员交流, 9点多演出就结束了,而交流一直持续到11点。
肯尼迪公司的一位著名编导很快决定以这部作品为背景来拍摄一部反映中国文化精神的电影;一位美国华裔青年跟随朋友来到中国,本来对中国文化不以为然,结果在聆听了《华夏之根》后,他的观念发生转变……
这次出品的统筹人,山西戏剧艺术职业学院院长赵银邦先生告诉记者:“我对于在北大的演出成功充满信心,这部充满民族气派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一定能够在创造新文化的百年北大引起的共鸣,找到知音。”
《华夏之根》采取了一律10元票价的做法。因为“在北大演出我们最主要的是希望验证她的文化价值。”
北大三晋文化研究会和清华三晋文化交流协会将协办这场高品位的音乐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