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碧蓉走进北大
|
日期:2004年12月10日 访问:2793 |
|
平凡女性非凡人生 戴碧蓉走进北大
戴碧蓉,曾经以其“自强不息、勇于奉献”的精神感动和鼓舞过整整一代人;但如今,她的名字可能并不为很多人所熟知。
12月9日下午,在“一二·九”运动69周年之际,由《湖南日报》、湖南省文联、株洲市文联和北大团委、北大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主办的戴碧蓉与北大学子座谈会在北大团委213会议室隆重举行。戴碧蓉本人与《戴碧蓉》一书的作者周文杰,著名作家、湖南省文联副主席彭见明,湖南省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湖南日报》文化新闻部主任蔡栋,文艺评论家、湖南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余三定,株洲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郑天日和北大团委副书记蒋广学等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北大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长朱凯主持。
周文杰首先阐述了他撰写《戴碧蓉》一书的初衷,他简单介绍了“小英雄”戴碧蓉36年来的坎坷人生和奋斗历程,并结合当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种种人生问题,认为戴碧蓉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指导的意义。
会议进入主题后,戴碧蓉为与会同学做了精彩而生动的演讲。从她深情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了她辉煌而艰难的前半生:为救3个在铁路上玩耍的儿童,11岁的她被火车碾去左臂和左腿,致使终身残疾,她也因此成为轰动全国的小英雄,而在以后的三十多年中,平凡的她走过了极其不平凡的路。她在铁路通讯站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无怨无悔的奋斗了20年,这期间她经历了中年丧子、癌症缠身等不幸的折磨,生活越发艰难。然而生活的压力并没有消磨她生存的意志,命运的残酷更没有摧毁她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决心,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殷切关怀和全社会爱心人士的深切关心更给了她无比的动力。她一次次经受着命运的考验,挺起残缺的身躯平静而执着的走着脚下的路。改革开放后,她开始尝试开工厂、创实业,自食其力。在反复的叩问自己“人为什么而活着”之后,她毅然地决定,要用自己的行动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样人生才有意义。于是她开通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戴碧蓉”心理咨询热线,用她的亲身经历给更多不幸的人带来生活的希望。
北大团委副书记蒋广学代表北大团委向远道而来的英雄及作家表示欢迎,对他们对北大共青团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在当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时期,与英雄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是一种生动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戴碧蓉是一位可亲可敬的人,是一个平凡而坚强的女人,从她身上所折射出的坚韧而执着的生活态度和无怨无悔、勇于奉献的人生理想值得每一个青年学生学习。同学们应该从英雄身上学习她那种不畏艰难、自强自立的进取心、奋斗心,学习她勇敢而平静地面对人生挫折和各种不公正待遇的平和心和平常心。因此,这次座谈会将会给我们北大青年提供丰富而耐人寻味的人生成长的动力和智慧。
座谈会在戴碧蓉老师的签名赠书后结束,短短一个多小时,与会的每一位同学都不得不为这位身高只有1.48米,只有一条胳膊和一条腿的戴大姐“自强不息、勇于奉献”的精神所感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