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灼基:国企应成为“三无企业”
|
日期:2004年11月27日 访问:2343 |
|
萧灼基:国企应成为“三无企业”
从经济现状上来讲,湖南还存有很多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湖南经济增长速度较快,2003年达9.6%,但人均GDP仅7546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就业结构方面,湖南第一产业所占的比例为58.8%,相比全国平均水平的50.0%和广东的39.6%相对较高,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又相对较小,湖南要快速发展经济需降低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相应提高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在对外经济发展上,无论是进出口还是利用外资数额都偏少,对外经济发展较慢,2003年,外商直接投资全国达535亿美元,湖南只有10亿美元,仅相当于广东的约八分之一,江苏的约十分之一。所以,湖南要利用好CEPA机制,加速与国际接轨。
在国企改革上,从1979年到现在,已经经过了26年,进展不快,改革进度还需加快。国有企业应成为“三无企业”:无级别、无官员、无特权,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公平竞争。另外,要加快湖南经济的发展,还需增加农村投入,加大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转变政府职能。
萧灼基: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生导师、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演讲主题为《充分发挥优势,加快国际接轨,促进湖南经济更快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