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保送生穆放
|
日期:2004年11月4日 访问:6137 |
|
北大保送生穆放:做事之前先定计划
提到保送生,南京外国语学校校长第一个就提到,“不爱说话,学习出色”的穆放。
老师们对穆放20分钟的保送面试记忆犹新。当他坐在北大程教授的面前时,心情十分忐忑。坐在一边的老师同他一样紧张。教授的问题并不刁难:你平时看什么书?崇拜谁?对数理感兴趣的穆放谨慎地说:“常看青年文摘、读者。对三国里的关羽比较欣赏。”教授又问:“最喜欢谁的诗?”答:“李白。”“那你背首李白的诗吧。”教授要一探虚实。穆放一急,只想到小学学的一首:“日照香炉生紫烟……”刚背完一句就卡住了。老师在一边干着急,又不能出声提示。教授不动声色,写下一首袁枚的五言绝句《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似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他定了定神,用散文的语言来了一番解释,老师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一出考场,老师对穆放急道:“这么简单的诗都背不出!”他腼腆一笑:“太紧张了。”
穆放其实是因为竞赛中出色的物理成绩取得保送生资格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从高一时就钻研物理,为参加竞赛做准备。除了做透六本物理习题集外,他还利用课余时间预习了大学的普通物理和高等数学。他说:学完再看高中的习题,有种一览众山小的快乐。
其他科的成绩,穆放也拿得出手。记者问他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他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就是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有计划地安排每天的学习。受父亲影响,他有个好习惯,做事之前先定计划。他会每天早上把一天的学习计划写在纸上,切实执行。到了节假日也会有整个假期的安排表。
“那你的计划一定排得很满吧?”记者问。他摇摇头说:“我经常浪费时间。发呆,看报,听音乐,有时还玩玩乐器。学习和娱乐的时间大概是3比2。”至于什么乐器,他坚决保密:“没上多少级,不好意思说。”
取得了保送资格的穆放给下半学期的生活也定下了计划:继续预习大学的物理、数学,多学学英语。还要多读课外书,扩大知识面,“这可是面试给我的教训”,他认真地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