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风忆理教
|
日期:2011年8月31日 访问:2394 |
|
跟风忆理教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11年06月16日12:01:26 星期四), 转信
周一中午下班回来进东门,看见理教顶上已经被完全拆了,才忽然想起学校
说6月13日理教封楼整修的通知。在那之前,有一次偶然看到理教地下一层已
经被掏空,还以为仅仅是地下要整修为停车场。进入考试周之后才如此大兴
土木,原来改造工程比想象的大的多。从外面看上去,教室里已经完全清空
了,到处是破败的样子。117那些令人犯密集物体恐惧症的铁皮吊顶也被成批
装在卡车上拉走。
第一次来理教,应该是2007年4月在117参加香港大学自主招生选拔考试,结
果没考上。当时没见过世面,坐在117的后排,远远看着教室前方讲台桌上那
个北大的标志,感觉这里真是个神圣的地方。
在理教上的专业课似乎不多,最多的还是政治课,不过政治课我几乎都翘了
,对我而言印象最深的还是经双。除了大三时的概统是因为教室排不开,不
得不改在理教117上,其他在这间500人+的教室中上的课几乎全部是经双。很
多女生在这里花痴到了他们最欣赏的老男人--海闻老师,朱家祥老师,黄益
平老师。一旦对这些课程没有兴趣,在117上课就成了纯粹的折磨,又闷又热
,两个小时下来身上全是黏的。这时候最希望的就是去117后门外面的走廊里
静一静,最人性化的是那个走廊的最东头还常年摆着一把椅子。
大一的时候考军理,在二层西侧某教室中,早早来到考场,把考点们统统写
在桌子上,考试的时候A3大小的试卷甚至不能盖住所有桌子上的所有字。那
次考试,交卷的时候手都是抖的。
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跟被人说:你们发现没有?理教的奇数教室都是大教室
,偶数教室都是小教室!
理教还有一个神秘怪爷爷,大概是从大二开始发现他经常出没在理教所有教
室的。刚开始还以为是大一教我们线性代数的刘连生教授,后来发现这个大
爷也太诡异了,完全没有人家老教授的范儿。最诡异的是有一次我在205自习
,看见这个大叔拎着个小布兜摇摇摆摆进来,在我前面两排坐下,从布兜里
掏出一个铁皮饭盒,打开饭盒,摸出一小段小葱,把小葱放在饭盒盖上,又
从包里摸出一片剃须刀片(生科同学用来手持解剖植物的那种),把小葱切
成小段,然后捏着吃掉了。看到这里我就收拾东西冲出教室了。
大一下学期渐渐明白理教和理科楼群都是连着的,从1235机房辗转几下就可
以到理教二层来。再后来在理科楼群里终于完全不迷路了,这样的人在全校
能有多少?这优越感灭哈哈……
还有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有一次从理一三楼偶然发现一个门通向理教楼顶。
当时是08年夏天的一天傍晚,楼顶非常开阔凉爽,一个人也没有,站在边缘
还可以看到理教门前穿梭的人群。听见雨燕从头顶飞过时振翅的声音,瞬间
泪奔,想到cctv音乐台那句经典口号:自由与无限的可能。再后来,理一三
层那个门被封了,不过我还是翻过几次窗户出去陶冶情操的……
那时候教材中心也是在理教地下的,2007年9月去过一次,已经没什么印象了
。
2005年是什么年?是世界物理年,所有北大学生都知道这个答案。自习的时
候接电话要到走廊上徘徊,这段时间就用来看世界物理年的展板最合适不过
了。记得有一个展板是"你为什么比我射的高?"从大一到大四看到这个牌子
都会想x了。可恨那些物理学家的名字还没背下来,这些展板再也看不到了。
据统计,本科共有22门课是在理教上的,相当于1000多小时,连续起来超过
一个月。除此之外,大一开学时的动员会、奥运会志愿者培训、陈琦在北大
的讲座、绿协2007年秋季迎新会,还有三场给了我60多分的考试,都是在理
教发生的。老理教随着本科一起结束了。
也许未来站在理教三层的某个位置,跟小朋友们说,4年前,站在这里方圆几
十米只有我一个人。也许未来的理教有5层,我们还可以站在五层的屋顶上看
星空、听雨燕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