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春亲友如相问
|
日期:2011年8月31日 访问:2391 |
|
畅春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11年06月23日16:19:25 星期四), 站内信件
畅春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离别,祝福畅春园63号楼的楼长们和同学们!
昨天在宿舍找师弟们来帮忙打包行李,旁边的邻居过来聊天,我们已经是四年的邻居
了,但是我却在这座楼住了五年半了。那时候我们硕士还住在万柳,随着畅春新园的建成
,大批研究生都搬回到本部,我们自然也心急如焚,所以一直关注着篓斗桥宿舍楼的消息
,终于又过了半年,我们搬进了新建成的畅春园63号楼,作为第一批住客。从四人间变成
两人间,心里还是有些小兴奋,还没入住的时候,我们就提前到宿舍楼考察,楼长给了我
们热情的接待。硕士剩余的一年半很快就过去了,我又考上了博士,由于暑假期间没有宿
舍安排,我选择了脱离大部队,留在63号楼。室友和我也是一样的情况。时间就这么一天
天的流淌着,直到发现怎么有些邻居都换成了新面孔,这时我才意识到他们都毕业了,住
进来新的同学。
畅春园是个有历史的地方,是海淀诸园最早建立的,明代后期为国丈李伟的“清华园
”,到清朝康熙年间皇帝在此基础上修建了御园“畅春园”,据说此处旧称丹棱泮,所以
海淀体育馆前有“丹棱古踪”的题石。不过那时候畅春园很大,估计从北四环到我们现在
的畅春园。据口福好前面恩佑寺的简介,康熙就死在这里。不过人家康熙住的是园子,我
们住的是学生时代的公租房。刚入住的时候,这边没有食堂,要走很远到学校里吃饭,盼
星星一样等着畅春食堂开了,才免了走那么多路,虽然有点小贵。后来楼里可以洗澡了,
住宿也就越来越方便。再后来,畅春园里又入住了60楼、61楼、64楼和65楼的兄弟姐妹,
畅春园的学生队伍也扩大了。相对于久远的历史,这就是畅春园现在的历史。
一切都在变,慢慢的进入历史,教育超市没了,看世界杯决赛的双子座咖啡厅搬走了
,韩盛苑搬走了,磁福走了。但也有很多还都在,老丁鸡翅还在,口福好还在,成都小吃
只不过换了个地方,北华也还在。我们走了,楼长们还在,在临别的时候要感谢可爱可敬
的楼长们!如果我没记错,我们这三个楼长有两个是从63楼开楼纳住开始做楼长的,周楼
长稍微晚一些,不过也四五年了,三个人搭档很好,寒来暑往,夜以继日,不分节假日,
每三日一个循环。对于我们这些大龄青年们,楼长们采用了无为而治的方式,没有刻意的
去管理,却满怀着服务学生们的精神!每逢节日来临,楼道里的黑板必然更新内容,让人
有一种家的感觉。他们生活其实很单调,不能上外网,没事的时候只能看看IPTV和BBS。
不能用宿舍楼里的热水洗澡间,看到他们在水房用冷水擦擦回到楼长室的时候,挺为他们
抱屈的。楼长们一定也在怀念我们这些来去匆匆的住客们,这里有喝醉酒把厕所门砸坏的
酒鬼,有和百米栏飞人同名的小科学家,有天天给老婆洗衣服的模范博士,还有天天都有
邮件包裹的著名宅男。他们一定记得的,因为就在昨天,还有同学访客询问一个同学宿舍
换到了哪间,楼长问明了情况,随口就说出宿舍号。
虽然我即将离开,但是可能还会活动在畅春园的周围,我想当我在路上碰到楼长们的
时候,我们一定都会微笑致意,寒暄几句,话短而情长。也许楼长还会问我一句,怎么样
,你的单位像北大这样给你提供公租房么?那我就回答,没有,因为单位没有好楼长!
63号楼的楼长们,再见,63号楼的兄弟姐妹们,再见!不知道谁将住我住过的床,有
道是“同床未嫁娶,一夕是百年”。别了,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