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平:九万里风鹏正举
|
日期:2004年9月21日 访问:2768 |
|
人物通讯:九万里风鹏正举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继平
作为学者,他的名字总是和高深的数学课题联系在一起;作为老师,他把自己看作一名普通的园丁;作为北大数学科学学院院长,他还是一位极具开拓精神的领导者。他,就是今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继平教授。
学海纵横 桃李春风
在数学领域,张继平曾在世界一流科学杂志上发表40余篇论文,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等诸多荣誉,这些都源于对数学的兴趣。因为追求真善美是人的本质,而数学是求真的,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研究者就会真切地感受到真理之美,这是至高的艺术享受。张继平认为,只有兴趣还不够,人具有社会性,每个人对社会都应当有一份责任。作为科学家,更应该在发挥自己特长的前提下,尽量多地为社会发展、民族振兴做出贡献。
张继平经常说:“为社会做贡献,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但可以培养更多的人,以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来推动事业的前进。”作为教师,张继平对教学一丝不苟,经常连夜备课。他担任课程主持人的高等代数课程组不仅注重基本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对学生进行“三个基本训练”和“一个初步训练”,即代数学基本思想的训练、代数学基本方法的训练、线性代数基本计算的训练以及综合运用分析、几何、代数方法处理问题的初步训练。课程组先后出版的三本教材,都分别获得国家优秀教材奖等荣誉。 对培养学生成才,他最看重的是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人格的锻造。在学生的人格完善方面,张继平立身正直,以身作则。“研究科学的人,就应该符合科学真实、无私、客观的品格,容不得半点虚假作伪。”这是他始终如一的原则。
无私服务 规划发展
张继平是数学科学学院院长,行政事务的担子很重。他努力为全院师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自由的环境,他打了个比方:想使道路畅通,首要问题是制定合理的规则机制,为未来的发展做好规划,在管理体制完善的前提下,人人各行其道,以愉快的心情前进,具有充分的行动自由,这样才是高效优质又兼具人性关怀的系统。本着这个原则,数学科学学院制定了一系列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和学院实际的规章制度。如学院对教师实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5年工作周期制等,充分体现了学院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特别是对知识分子个性的充分尊重。科学的运行机制, 良好的学术环境,吸引了众多人才。
繁重的科研教学和忙碌的行政工作没有把张继平压倒,他说:“我没有什么秘诀,我只相信科学上没有捷径,而汗水不会白流。”他认为,要做更多的事,当然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要按规律办事,踏踏实实、稳扎稳打。正是如此,他做到了“分身有术”,在保持并提高个人学术水平、以身作则做学生师长的同时,率领全院把数学科学学院建设成为全国第一的优秀人才培养基地,并向着建设世界一流的目标大步前进。
采访临近结束时,张教授透露,学科建设将有新举措,会有更多杰出的英才加入他们的学术团队,他眼中闪动着期待和欣喜的光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