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的历史促使北大不断向前
|
日期:2004年9月8日 访问:2640 |
|
9月5日,04级本科新生在百周年纪念堂参加了由学生工作部组织、北大原副校长梁柱主讲的校史报告会。在1个半小时的校史报告会上,梁柱教授以北大百年历史为线索向新生们描述了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无数老北大人为北大的发展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事迹和北大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优秀革命传统。
梁柱教授在开场白中说道,北大的历史对每一个北大人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促使北大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北大自1898年建校以来,从一个带有封建性质的书院到近代大学再到社会主义大学充分体现出北大“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以及北大“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
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作为百日维新的产物,见证了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为实现国家富强不懈奋斗的过程;八国联军侵华时的停办和抗战时的迁校更使北大和中国的命运最紧密联系起来。从此,优秀的北大人以民族的自立、自强为己任,将自己投入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探索、不断奋斗的洪流中,成为中国民主与进步的桥梁和闯将。
梁柱教授深情地说到,北大的老校长蔡元培先生对北京大学的革新,将一个充满封建习气的大学转变成一个研究近代科学和传播新思想的基地,奠定了北大作为中国最高学府和学术重镇的地位。蔡先生将大学定位为一所“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坚持兼容并包的方针和民主办学的思想,吸引了当时中国一批最优秀的学者到北大教学研究,使北大成为中国新文化的滥觞;课堂向全社会开放、男女同校等更开中国大学之先河,凸现了蔡先生教育救国的崇高理想。蔡先生还特别重视对学生的世界观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北大学生要树立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理想,将新思想、新文化火种传播到广大劳动人民当中,促进整个民族的觉醒和解放。蔡元培校长高尚的人生理想、完美的人格操守和胸怀国家的远大志向,成为北大乃至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骄傲。
百年北大,见证了中国一个世纪的巨变。从五四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到共和国35周年国庆北大学生打出“小平您好”,每当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北大总是走在时代的最前列,成为引领中国思想界的一把火炬;一批批北大人更成为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栋梁之材,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梁柱教授强调,北大不仅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从这里走出了毛泽东、李大钊等一大批优秀的共产党员,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北大无愧为中华大地上的一块红色圣地!
“这真是一块圣地。百余年来这里成长着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的独立思想,这一切又与先天下的严峻思想、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以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精神魅力。这是一片自由的土地。从十九世纪末叶到如今,一百多年间中国社会的痛苦和追求,都在这里得到集聚和呈现。”最后,学工部的查晶副部长以此作为整个校史报告的结语,并勉励04级的所有新生以勤奋刻苦为笔,心怀祖国为墨,绘出北京大学新世纪更加美好的画卷。
整个校史报告会气氛热烈,掌声不断,屡次将报告会推向高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