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精云院士正式成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
日期:2007年9月21日 访问:2868 |
|
方精云院士正式成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近日,接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地区2008年奥运火炬手选拔工作领导小组通知,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方精云院士正式入选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手名单。同时,作为北京高校系统唯一代表,方精云院士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全国奥运火炬手宣传片的拍摄(每省市3名),目前宣传片前期拍摄工作已由北大完成,将于近期在央视体育频道播出。
火炬接力作为奥运会开幕前的重要仪式,历来受到世人的瞩目。来自奥林匹亚圣火的全球接力传递,不但传播着“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也使得火炬传递活动本身成为全世界爱好体育、和平的人们分享奥运文化精神的狂欢。也正因为其不同一般的重要性,而使得历届火炬手的选拔都成为奥运整体工作的重要一环。根据北京奥组委有关规定,此次北京高校系统将共产生11名奥运火炬手。
方精云院士在野外考察
方精云院士经过严格审核而最终成功入选,并作为高校系统唯一代表参与全国火炬手宣传片的拍摄,是北大的光荣,是全社会对北大奥运筹备工作的一次重大肯定,同时对进一步激发全校师生参与奥运、奉献奥运的热情,从而更加有力地促进北大各项奥运筹备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北京高校奥林匹克理想的承载者,方精云院士还将成为北京高校师生昂扬向上时代风貌的代表者,肩负着传递北京高校师生支持奥运、关注奥运、服务奥运拳拳心声的重要使命。
作为一位成就卓著的学者,方精云教授多年来一直工作在自己热爱的生态学教学、科研第一线。先后主持国内外重要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国际刊物的论文70余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3篇,“美国科学院院刊”2篇,同时他还是多个国际学术组织的编委,并为“科学”等20余种国际刊物审稿。曾获得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4),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入选国家劳动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996),2003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得主。2005年方精云教授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作为北大的一名优秀教师,方精云教授一直以身作则、身先垂范,用自己的行动感召和凝聚着身边的莘莘学子及青年同事。每年暑假,他都带领学生们到野外调查,和学生一起钻山林、上高原、睡帐篷,却从不辞辛劳;授予他个人的科研奖励他往往分发给自己深爱的学生,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钻研。同时,他总是把机会让给年轻的同事,帮他们申报课题、送他们出国学习,使北大生态学科研队伍的整体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方精云院士在学术会议上发言
作为一名当代知识分子,方精云教授瞄准生态学前沿,辛勤工作;同时,在北大工作和生活的经历,也使他深深感受到了北大历史的厚重,并强烈意识到每一名“北大人”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内在精神联系,而这种真挚的感情也成为他此次参与奥运火炬手工作的主要动力之一。
关于火炬传递的重要意义,方精云教授有他个人的独到见解。他表示,奥运火炬传递一直以来象征着光明、友谊、和平、进步,但它还应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那就是它象征着开启文明、崇尚知识、繁荣智慧,用理性的光芒促进人的自我发展,而这也正是他们这些人想做的,并正在为之努力的。
此次奥运火炬手的选拔工作,受到北大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环境学院、宣传部、电视台等相关单位的密切配合,在奥运办的具体协调下,先后完成奥运火炬手材料审核报送、火炬手宣传片素材拍摄等工作,保证了整体选拔工作的顺利进行。奥运办还将以此为契机,在新学期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认真普及火炬传递等奥林匹克知识,以吸引更多的同学加入服务奥运的队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