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初入北大的日子
|
日期:2007年6月27日 访问:2815 |
|
有感于初入北大的日子
很快很快,秋风开始扬起黄了的叶,中秋节就要到了,转眼间已经走进北大一个月了,当了一个月的大学生了。有时坐在卷起蚊帐的床边,看着桌上凌乱地摊着四个人的书本,摸着连接着上下铺的冰凉的床棱,感觉周围一切突然变得很真实,也很实在了。于是回顾这些日子,发觉大学生活不再神秘了,因为我自身已经感受到,也接受了进入北大带给我的许多变化。
大学既然被称为大学而不是中学或小学,其核心就在于其“大”字,这也是我进入北大后的最直观的感觉。其实以前小时候也常来北大玩,那时对于大学也有“大”的感觉,但是仅限于能体会到其在占地面积上的大、未名湖的大、食堂的大,但如今,我从更多的方面感受到了大学为何能称为“大”学。
刚入学的那两天,我就在班里结识了中国天南地北的新朋友,好多好多,以至于我手机上的电话簿必须用搜索查每个新号码,真令我不可思议。不仅如此,我还与许多信管的师兄师姐们成为了朋友,更有些人,能在和我打了一场篮球,或是教我使用会圈存机后也和我成了朋友,无论哪级哪系,还是社会上的工作者。这更令我很有感触。大学之“大”,在于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增多,在于让每一个普通大学生都能接触到许许多多优秀的学习者、教授与社会上优秀杰出的人。
而实际上,人多也只是大学里的表象,更主要的是师生们的各色的自由的思想与精神。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父亲说北大有条校训,叫“兼容并包,百花齐放”,入学后,我更亲身体会到了这条校训的意味。在我身边,就有许多多才多艺的人传播着他们自由的思想,在社团招新会上、在三角地、在百年讲堂、或是就在宿舍里,我感受到了这一个个鲜活榜样的魅力。我也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去选择自己大学的生活,去选择今后的路。
然而,北大之“大”所带给我的自由,却成为了对我的无形的鞭笞。当亲眼看到某些高年级同学已经沉迷于魔兽之前,我深刻感受到了在大学里自律与自我奋斗的重要意义。身边有太多的机会,太多的社团与活动,也有太多的选择,因为从此有了超出中学太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了。究竟是打球玩网游还是进行艰苦卓绝的努力呢, this is a question.
高兴的是,在信管这个系里,我发现身边的同学们就是我努力的动力。时常看到他们中有的人能在嘈杂的宿舍里不受外界干扰地学习,我就想这会不会又是一个日后“Another roof, another proof”的科学家呢。曾有人对我说过:“你不学习,你的同学在学习;你不努力,你的朋友在努力。”仿佛又看到那把古老钥匙上的铭文上刻着“If I rest, I rust.”这一切,都激励着我们在大学中达到人生更高的高度。
我们不愿意在人生的平原上度过,尽管平原很平坦又没有艰险,但却缺少了攀登高山的激动;我们不愿意在生活的死水里逐流,尽管死水很平静又没有暗礁,但却缺少了征服海洋的气魄。北大里有高山、海洋,但同样也有平原甚至死水,这四年何去何从,当然会选择前者,但是既然选择了,就不要回头。这就是开学一个月来我对进入北大的一点儿感受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