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元培计划实验班专项检查进行
|
日期:2007年4月1日 访问:3400 |
|
北大元培计划实验班本科教学评建工作专项检查顺利进行
3月28日上午,北京大学对元培计划实验班本科教学评建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迟惠生教授担任组长,余道衡教授、庄大蔚教授、王长平教授、教务部部长关海庭、发展规划部部长李强、教务部副部长刘明利、金顶兵、教务长办公室主任王小玥等作为专家出席了会议。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执行主任朱庆之,执行副主任卢晓东、苏彦捷,元培计划党总支副书记丁夕友,元培计划办公室主任刘亚平等全体人员参加了会议。
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执行主任朱庆之向与会人士全面介绍了元培计划实验班五年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元培计划的教育理念,元培计划实验班的架构、基本制度以及五年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朱庆之教授指出,元培计划是北京大学进行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新尝试,元培计划实验班是元培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元培理念在全校范围内的实施进行探索和实验,实验班通过“低年级通识教育、高年级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学生自身条件许可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择专业制、导师制、3-6年的弹性学制、不同专业的学生混住制、来贯彻元培计划的理念。
他以几组数据说明了元培计划的理念逐渐得到考生的欢迎和社会的认可,元培学生跨学科的知识基础在申请校内基金、保研和出国时都显示出了一定优势,元培学生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和独立选择的能力得到了承认,在保研、出国和工作时得到了良好的评价。朱庆之教授还汇报了元培计划面临的困难,比如理念的宣传还不到位,还存在对元培办学模式的误解;对于本科教学改革必要性的认识和紧迫感还有待加强;全面推行元培计划的各种条件还不具备;必要的组织保证尚未实现,而双轨制的存在使得良好的制度安排在实施中打了折扣。
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党总支副书记丁夕友介绍了元培计划党建创新、新生辅导员制度、网络游戏沉迷干预、学科委员会、《元培时讯》《昕报》和项目管理制度等独具特色的学生工作制度。
元培计划的工作汇报得到了与会专家组成员的认可。王长平教授、余道衡教授、庄大蔚教授和发展规划部部长李强等从北大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学生的知识模块、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元培的任务等方面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并建议在汇报中谈一些优秀学生的典型例子,同时更好地概括导师制的实施情况和实验班的运行情况等。
教务部部长关海庭具体谈了四点建议:一是元培计划的理念部分要把握准确,这个理念与北大的传统的如何传承要讲清楚;二是元培计划的社会影响和对北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应该多谈;三是元培计划的实际效果应该通过用人单位、出国学校等侧面反映出来,最好有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统计出一些数据来说明;四是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如何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也须在报告中得到反映。
迟惠生教授在总结发言中从国际、国内、学校三个层面阐述了北大作为一个百年名校迎接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义。他强调,应该站在21世纪全球人才激烈竞争的高度对北京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以来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把问题找出来,以评促建,以平促改,必须认真思索如何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发扬北京大学百余年来的优良传统。他对元培计划五年来取得的成绩、各位工作人员和导师的辛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元培计划是北京大学在多年以来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我们自己的传统和当代发展对我们人才培养的需要,吸收了国内外及兄弟院校经验并融会贯通的产物。
迟惠生把对元培计划的期望精辟的概括为“传承融通,理念先行;体制模式,创新高擎;导师学生,改革互动;实践提高,特色显露”32个字,认为“理念创新,改革特色”是元培计划最本质的东西。元培计划实验班作为北京大学各院系百年传统的凝聚和发扬,为北京大学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很有启发性的东西,这些在报告中得应该很好的凝练,使得报告更加生动、活泼。他希望学校和元培计划的工作人员集思广益,认真策划和总结,在学校报告和元培计划内部报告中,把元培模式的的内涵充分展示出来。
与会专家还检查了元培计划实验班的教学档案、学生活动资料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