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863技术救了一名矿难工人的命
|
日期:2006年10月24日 访问:2691 |
|
北大开发的国家863技术救了一名矿难工人的命
日前,从河南省郑煤集团传来音讯:郑煤集团科技中心在北大专家的帮助下,利用北大开发的国家863新成果——超低频遥感探测技术,探测漏水塌方段的巷道位置和深度,及时挽救了一名矿工的生命。
10月9日河南省郑煤集团大平煤矿二耐矿发生巷道漏水事故,7名矿工被堵在100多米深处的巷道内,生命危在旦夕,急需搞清事故发生地点的巷道位置和深度,以便实施援救。负责技术支持的郑煤集团科技中心在紧急求助协作单位北京大学超低频遥感课题组的王树元、侯贵廷、段晓辉等人,希望北大的技术和人员支持。
北大专家在接到急讯后,飞速赶往事故现场。经过紧急探测,对比分析结果,专家们共同确定了紧急救援钻孔的位置和深度(130-135米)。14日中午11点40分,利用美国T586钻机终于在131米深打到巷道的顶部,然后又在133米深打到巷道的底部(巷道宽2米、高2米)。救护人员敲击钻孔套管,约20分钟后,地面上的救援人员听到来自地下深处井管应答的敲击声。全场沸腾了!救援人员立即向井下输送水和酸奶,这名矿工幸运地得救了!但是截止发稿其他矿工仍下落不明。
郑煤集团科技中心主任李中州认为,北大的超低频遥感探测技术在援救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此次援助行动尽管尚未结束,但是利用超低频遥感进行救援孔定位,利用美国快速高精度钻机打孔,及时为井下遇难矿工提供生存必需品,已经创造了一个快速救援的成功范例,也是国内处理煤矿突发安全事故的一次创举。
本网将持续关注事态的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