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006年新生文艺汇演成功举办
|
日期:2006年10月24日 访问:3050 |
|
梦从这里起航:北京大学2006年新生文艺汇演成功举办
10月20日,已入深秋的燕园隐约几丝寒意,作为北京大学2006年新生文艺汇演的举办现场,百周年纪念讲堂却异常的火热。
作为新生展示才艺、张扬个性的舞台和了解北大文化传统及活动风格的窗口,新生文艺汇演受到了广泛关注。晚7点,文艺汇演在广大师生的期盼中拉开了帷幕。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迟惠生、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彦等学校领导亲临现场,与现场师生共同品味了这场激情洋溢、活力四射的演出。
推陈出新 饕餮盛宴
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新生们带来的气势恢宏的开场舞《大地飞歌》揭开了这场风格别具的视听盛宴的序幕。曼妙的音乐和他们大气磅礴的舞姿点燃了观众们的热情;热闹之后,原创音乐剧《白雪公主》开始娓娓地向大家诉说浪漫的爱情,在观众们仍陶醉在浪漫之中时,二胡合奏《战马奔腾》又将我们带入了另一个马蹄呼啸,军歌飞扬的豪壮场面,使我们体会了英勇无畏,一往无前的激昂。
而由物理学院澳门籍新生周永豪带来的空手道表演则向我们展现了无限的阳刚之美。每一声呐喊、每一个转身、每一记飞射都紧紧牵动着观众的心,而当整套表演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时,雷鸣般的掌声毫不吝啬地响起,将晚会推向了第一个高潮。
舞台剧《睡美人》把观众们带进了美丽的童话世界,体味着命运的齿轮深深相嵌的唯美;在一曲荡气回肠的《临安遗恨》中,我们品味着悲壮的《满江红》,仿佛又回到了狼烟四起,风雨飘摇的南宋时代。
悠扬乐曲和赏心悦目的舞蹈指引着全场的观众们欣赏了由外院同学带来的芭蕾舞《艾斯米拉达》,优美的舞姿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晚会中的每一个节目都是堪称是精品,每一个节目都独具特色,无论是节目的编排、主持人串场,还是演员的舞台表演都体现了北大学生的原创精神和高涨的热情。接着我们又在《江湖笑》中映照着彼此的友谊,寻找着最初的梦想;而由生命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艺术学院等院系新生联袂表演的原创歌曲联唱则征服了在场的所有观众,《我们》、《物理人》、《北大英雄》及《出发》等精彩的歌曲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原创音乐的精髓;相声也是本次晚会的亮点,由艺术学院新生带来的《初入燕园》紧扣新生入学题材,让我们在笑声和泪水中见证了平凡学生成长的心路历程;小提琴独奏《爱的致意》又引我们到了一个梦幻的国度,使整个讲堂洋溢着温柔而迷人的情绪;一支荡气回肠的蒙古独舞《草原夜雨》将万马奔腾雄伟气势和草原的宁静祥和一并展现地淋漓尽致。
晚会最后的压轴节目是由国际关系学院新生们带来的《炫聚北大》,带我们再次回味了那些美好的瞬间。清透的歌声、大型的舞蹈、古典的演奏、现场的相声表演让大家如痴如醉地享用了一宴文化大餐,满目琳琅,感动不已。
节目接近尾声时,学校领导上台与全体演员亲切握手并做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校领导充分肯定了晚会的重要意义和成功举办,并对所有演职人员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良好的祝愿。演员们手中挥洒出亮晶晶的彩片,如漫天的星光,使这个讲堂熠熠生辉,晚会的气氛达到了高潮,掌声久久地回荡在燕园的上空。
丰富文化 增加内涵
这里闪耀的不是奢华而是才华;这里活跃的不是名角而是新秀。本次新生文艺汇演为新生展示才艺,实现梦想提供了平台,使学生在活泼的文艺环境中做大限度的发挥着自己的才能,并逐渐融入到北大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和良好的育人氛围之中,为帮助新生更快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搭建了桥梁,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作为北大的传统,新生文艺汇演已有了多年的历史,这个“古老”的节目每年一度,但常演常新。随着北大不断的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新生文艺汇演作为一种深入人心的传播媒介,它的作用日渐重要,并已逐渐成为大学新生树立正确大学精神,培养自己高尚情趣和建立良好的学生风貌的平台。
通过这样一种形式,寓教于乐,使同学们在享受演出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有意识的去培养自己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融入社会的服务精神和超越功利的独立精神。与此同时,作为一种文艺节目,新生文艺汇演也成功担起了为北大发现并培养新一代文艺类人才的重任,为北大的校园文化注入了一批又一批的新鲜血液。
期望热切 重任在肩
大学的校园文化是大学整体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是大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其终极目的是培养全面健康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时代为我们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对我们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用行动来丰富大学的文化,并在大学精神弥漫的氛围中让自己发光。
当秋雨落下,金秋飘香,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让我们珍惜大学生活的每一刻,用汗水与心血在北大里去浇灌属于我们自己的世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