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召开04级本科生开学典礼
|
日期:2004年9月2日 访问:3959 |
|
金秋九月,晴朗干热的天气里袭来丝丝凉风,一如初入燕园的近4000名本科新生,在收获喜悦的日子里也夹杂着些许忐忑、淡淡不安。在步入人生新的征程中,这些天之骄子有着美好的憧憬和自我设计,但他们更需要得到师长的指引、聆听学长的感悟和感受同龄人的共鸣。在这样的氛围和同学们的期许中,北京大学2004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于9月1日上午在百周年纪念讲堂召开了。
党委书记闵维方、校长许智宏、党委副书记岳素兰、副校长林钧敬、副校长柯杨、纪委书记王丽梅、医院部党委书记郭岩、校长助理海闻等校领导和各院系、学工部、教务部等职能部门的领导出席了开学典礼,林钧敬副校长主持会议。开学典礼分两场进行,第一场以文科和留学生为主,第二场以理科和医学部长学制学生为主。
首先,许智宏校长做了语重心长、情深意重的讲话。作为“一校之长”,许校长向新同学们介绍了北大的光荣传统和历史沿革;作为四十五年前踏入北大的学长,许校长与这些是佼佼者却也是懵懂少年的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的人生体会并寄予了殷殷期望。从同学们要承担的历史责任、求真求知、人品修养等各个方面出发,许校长倡导同学们“胸怀祖国,心系人民,志存高远,奋发图强,为创造北大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做出无愧于时代与历史的贡献!”
在开学典礼的讲台上,哲学系吴国盛教授和物理学院马伯强教授把“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发挥得淋漓尽致。作为文科教师代表,吴国盛老师以热情又充满智慧的讲话,剖析了北大“思想奔放、锋芒毕露、特立独行”的外在气质和北大蕴藏的“内在的清高的力量”,告诉同学们“做一个北大人,不仅意味着你将承继它的精神遗产,同时也意味着要为继续塑造北大的精神气质做出贡献”,相信吴老师的倡议——“做一个精神高贵的人,心灵刚健却不失同情心,处事冷静而又对生命充满热情,外表朴素内心却深怀微妙的情趣”一定会引起同学们的深深思考,会让骄傲的人踏实下来,让卑怯的人振作起来。
作为北大理科教师的代表,马伯强老师告诉同学们他们奋战高考后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北大的理科在全国是最优秀的——这无异于给即将在科学道路上求索的同学们吃了一颗定心丸。面对这些优秀的学生,马老师站在希望科学进步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高度,告诉同学们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告知“你们将来的任务是创造和发现人类现在还不了解的或者还没有的新知识,成为新的知识的创造者和新的观念的倡导者”,希望同学们“不是盲目的自大,而是在对人类最先进文化了解的基础上,能够保持清醒的批判眼光,保持冷静的头脑和理智,为我们民族在世界科学地位中的提高做出真正的贡献。”
作为在校学生的代表,法学院01级本科生林彦华和数学科学学院01级本科生武玮也有很多感触要讲。面对这些崭新的、充满朝气的脸庞,他们似乎也感到了自己当初的兴奋与忙乱、紧张与羞怯。回想了自己在燕园的成长历程,他们都不约而同告诫学弟学妹们要忘记曾经乃至此刻依然罩在头顶上的“北大光环”,要放低自己,发现自己,相信自己,最后超越自己。这肺腑之言,对每个怀有抱负、踌躇满志的北大学子,都是至理箴言吧!
接着,政府管理学院陶郁、生命科学学院周腾代表开学典礼上的主角——2004级新生发言。回想十几年的漫漫求学路,他们为最终来到北大这座神圣殿堂而心存感激。然而北大是新的起点而非终点,作为2004级新生,他们承载了骄人的成绩和父母的期望,也承担了北大的历史责任和时代重任。这两个富有朝气又聪颖的年轻人,敏感地把握了北大的气息和精神,发出了“未名湖将注视我们的行动,博雅塔将见证我们的成长”豪迈感言,显示了“只要努力奋斗,就一定能从这里走向自己的理想,走出辉煌的人生,走到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最前沿”的从容和自信!
在高亢嘹亮的《歌唱祖国》歌声中,2004级本科生开学典礼结束了。经过了开学典礼的生动课堂,2004级本科新生们开始了在燕园生活的新的篇章。北京大学也定将鼎力帮助这些优秀的学子扬帆启航,在书山和学海中倘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