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论坛2006提升学术氛围
|
日期:2006年9月30日 访问:2768 |
|
十大分论坛扎营北大校园 北京论坛2006提升学术氛围
“与以往两届北京论坛所不同的是,今年论坛的十大分论坛将在北京大学校园内举行。同时,在被邀请的350余名学者中,国外代表为240人左右,其中70%为非北大学者。”9月28日,在“北京论坛(2006)”媒体通气会上,北京论坛秘书长严军告诉记者。
在通气会上,北京大学张国有副校长指出:北京论坛(2006)的主题为“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希望各国学者集中探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同时,“学术是论坛的生命”,他希望在论坛发表和讨论的学术观点能够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引起共鸣、产生影响。
北京大学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赵为民表示:北京论坛在社会上已经成为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术论坛,今年以“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为主题,反映了论坛更加贴近社会现实。他以“创意产业”、“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健康安全与保障”和“奥运文化”等分论坛为例,指出这种与实际贴近的思考可以使讨论更为深入,也更具有战略价值。
今年的北京论坛除了开幕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外,其余的十个分会场将设在北大校园中。对此,赵为民部长指出,这将使北京大学乃至周边兄弟院校的师生近距离接触学术研讨,营造一个更为热烈的学术气氛。北京论坛(2006)的举办将为北京大学带来第一个学术节。
通气会上,数位分论坛的坛主还回答了记者提出的问题。
北京论坛是经国务院和教育部批准,由北京大学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总主题,以北京雄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致力于推动亚太地区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促进亚太乃至全世界的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
自2004年8月以来,北京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论坛立足北大、面向亚洲,汇集世界知名学者参加,具有很强的国际性;从文明和文化角度探讨与世界发展相关的问题,阐明文明和文化在推进社会进步中的作用,突出文化性;注重社会效益,打造在世界有影响、引起学术界关注和共鸣的品牌。
今年的北京论坛将于10月27-29日举行,十大分论坛的议题分别为:“健康安全与保障--面对人类关注的健康问题”、“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类文明的和谐发展-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WTO • 政府 • 企业”、“对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的新思考”、“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人口与区域发展”、“和谐社会与治理机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