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智宏在美国与北大校友见面
|
日期:2004年8月31日 访问:2521 |
|
许智宏等校领导在美国与北大校友见面
美国《侨报》8月21日报道(本报记者颜畅) 8月21日密布尔瑞的南海艺术中心欢声笑语一片。北京大学校友会和北京大学基金会联合举办的校友和校领导见面活动让许多在海外留学和工作的北大校友和许多不是校友的“北大之友“们深刻感受到北大校长许智宏的亲和、副校长吴志攀的学者风度和校长助理海闻的幽默风趣。
许智宏校长在见面活动上介绍了北大近几年的发展和未来的方向。许智宏校长说北大强大的文理优势仍然在全国得到保持。他强调了几个方面的发展:首先是生命科学和药物研究,北大会充分发挥与北医合并的优势,再利用北大已有的基础研究优势的基础上,在这个方向有所突破;其次是信息科技方面,北大现在成立了新的软件学院,以响应教育部关于软件人才急需培养的号召,加上信息科技系、微电子专业,研究将不仅仅限于信息科技硬件,还要涉及对人类大脑认知;在北大一直长项的数学方面,北大要成立国际数学研究院,国际顶尖的数学家田刚教授将回归北大任教;而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消息就是北大将重建曾经名噪一时的北大工学院,北大的工学院将区别于清华大学,利用北大的理科优势,建立一个小规模的建筑在理科基础上的工科学院,以期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美国顶尖的乔治亚理工学院已经派出教授兼职北大,希望能与北大一起建立一个一流的工学院。
副校长吴志攀着重介绍了北大的文科发展。吴志攀副校长幽默地说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统计,北大文科都是”不可救药的全国第一”。他认为文科要好好解决如何塑造人的问题,要用文化的关怀让现代人远离浮躁和愤怒。他说这一次到美国,许多美国学者都说要“重新认识中国大陆”,因为中国大陆的面积是三个欧洲,人口是四个欧洲,而文化绝对不会逊色于欧洲,因此美国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只面向欧洲。
校长助理海闻则介绍了学校基金会和校友会的运营状况。他说中国大学要逐步改变过去只依靠国家拨款的老路,校友捐款将成为学校办学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还引用了几个有意思的数据,在“我爱母校”的捐款活动中,捐款最多的是50年代毕业于北大的老北大人,甚至北大五十年代被撤销的工学院的捐款也在院系排名中列第二位,捐款最多的院系是经济学院。
三位校领导这次到湾区是参加耶鲁大学“中国大学校长研讨会”学习时抽出的周末时间,三个人都对学校的发展充满信心,但也同时认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任重而道远。许智宏校长说:“一流大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的高等教育只有100年左右,许多事情都需要摸索,也需要足够的支持。”而现在国家对科研教育经费的投入虽然逐年增长很快,但真正落实到大学身上的却并不够,而中国社会支持大学办学的风气还未形成,很多时候也会感到办学的捉襟见肘。参加见面会的还有南海艺术中心总裁、美国北大教育基金总裁施旭东。施总裁鼓励大家踊跃为北大捐款,捐款不仅可能得到冠名权,而且还能够免税。北大最近最大的一笔需要捐款的项目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乒乓球场馆,需要2亿多元人民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联系美国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510 Broadway,Suite 300, Millbrae, CA 94030,电话650-259-9883, E-mail: pkuf2002@yahoo.com。北美银行帐号是Swift No:121000358,Account No:0412203742。
一些中国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和复旦大学,甚至台湾大学的校友也参加了这一次的见面会,毕竟北大作为中国第一所高等学府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锋,值得每一位华人去关心和关怀,就如同台湾大学北加州校友会副会长韩佳达说的:“我们都是北大之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