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任光宣获俄首届高尔基奖章
|
日期:2006年5月24日 访问:3352 |
|
北京大学教授任光宣获俄首届高尔基奖章
据媒体报道 俄罗斯作家协会23日在北京举办“俄罗斯文学日”活动,北大教授任光宣、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学》杂志前主编高莽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张建华3人获得首届高尔基奖章。
(任光宣教授获奖时照片)
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1868—1936)在全世界享有盛名,他的名字和作品《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早被中国读者熟知。这一奖项由俄作协和俄对外银行共同设立,用于奖励在研究和翻译俄罗斯文学作品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学者。
俄驻华大使谢尔盖·拉佐夫在颁奖仪式上表示,向中国学者首次颁发这一奖项不仅是对其文学研究成果的肯定,更是表彰他们在加强俄中两国人民友好事业中作出的贡献。
任光宣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教授,曾经任北京大学俄语系系主任、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等职务。
研究方向: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文学与宗教、俄罗斯当代文学、俄罗斯艺术、俄罗斯文化。
国外获奖情况:
俄中友谊奖章、普希金奖章、俄罗斯作家协会荣誉会员、中俄友谊奖章等。
主要社会兼职:
国家教育部外语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理事
全国普希金研究会秘书长
北京市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
中外传记比较协会理事
中俄友好协会理事
北京大学欧美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基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大学莫斯科大学联合研究生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
主要著作和论文 :
著作:
《俄罗斯文学简史》(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即将出版)。
《俄罗斯文学选读》(上,下,两编者之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俄罗斯文学史》(俄文版,主编及主要撰稿人),北大出版社,2003年。
《俄罗斯艺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俄罗斯:解体后的求索》(合著),20世纪文化热点丛书) 吉林摄影出版社,1999年。
《俄罗斯文学选读》(合编),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1998年。
《俄国文学与宗教》,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5年。
论文:
Жэнь Гуансюань,Солженицын в китайской критике ,Между двумя юбилеями,Москва,Русский путь,2005.
Жэнь Гуансюань,Сравнительный анализ Творчества И•С•Тургенева и Гу Хуа Вестник АГУ, выпуск 2,2002.
Жэнь Гуансюань, Китайская Пушкиниана,《Язык и культура》,Киев, 2000.
《儒家思想的遥远回声》,《俄罗斯文艺》,2005年第3期。
《不能超越的一种精神》,《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2期。
《索尔仁尼琴现象,经验的综合》,《国外文学》2004年,第2期。
《海中水的绝尽,江河消散干涸》,刊于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基地丛书《论文集》,2003。
《反抗上帝只能把人变得残酷》(普希金的文学创作的圣经源头),刊于《欧美文学与宗教》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真诚的劝谕,闪光的哲理》(论果戈理的《与友人书简选》中的吏制思想),刊于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基地丛书《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究社,2002年。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文坛概观》,《深圳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果戈理的精神遗嘱》,《国外文学》,2001年第4期。
《虔诚的信仰,深邃的思想》—果戈理的《与友人书简选》中的文学思想,《外国文学》2001年,第5期。
《俄罗斯文学研究的发展和深化》——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俄罗斯文学与宗教关系研究管窥,《当代外国文学》2001年,第4期。
《分歧由何而来?》—评别林斯基与果戈理就《与友人书简选》一书的论争,《俄罗斯文艺》,2001年第3期。
俄罗斯90年代短篇小说管窥,《俄罗斯研究》,2001年第1期
俄罗斯文学:现实主义传统依然重要,刊于《文艺报》1999年11月30日。
普希金与圣经,刊于《俄罗斯文艺》,1999年第1期。
普希金与宗教,《国外文学》,1999年第1期。
当前俄罗斯对俄罗斯文学与宗教关系研究一瞥,《国外文学》,1998年第2期。
俄罗斯文学的新发展,《国外文学》,1997年第2期。
决堤的洪水、漫卷的旋风,《世界文学》,1996年第4期。
后现代主义、宗教热潮及其它,《国外文学》,1996年第2期。
从“断头台”到“卡桑德拉印记”,《当代外国文学》,1995年第4期。
试论俄国古代使徒传作品的演变,《国外文学》,1995年第2期
艺术与科学关系漫谈,《国外文学》,1994年第4期。
俄国古代多神教与古罗斯文学,《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特刊。
《伊戈尔远征记》及其双重宗教信仰, 《国外文学》,1994年第1期。
论果戈理创作中的宗教观念,《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第4期。
论心理分析类型及其特征,《国外文学》,1988年第2期。
屠格涅夫文艺思想初探,《国外文学》,1987年第1期。
主要讲授课程 :
俄罗斯文学史、俄罗斯艺术史、俄罗斯文学与宗教、俄罗斯文学选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