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元培文化节开幕
|
日期:2006年5月18日 访问:2925 |
|
“在元培学会选择”——师生共庆元培五岁生日
5月9日晚举行的北京大学元培文化节开幕式拉开了庆祝元培计划实施五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
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兼执行主任朱庆之教授在致词中说元培班率先实行低年级通识教育与高年级宽口径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是元培计划对北大教改的一大贡献。
北京大学副教务长李克安教授在致词中对元培计划实施五周年表示祝贺。他说,元培同学的一个很大收获是学会了选择,“学会选择,说起来很容易,但面对社会、面对困难时却并不是很多人都能做好的,而元培班的许多同学则做到了”。他特别回忆起在首届元培毕业班大会时,历史系主任兼元培班导师的牛大勇教授曾对在场同学问了一个问题:“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你是否还会选择元培班”,当时大家几乎都不约而同地举起了双手。
开幕式后,元培计划导师、艺术学系朱青生教授做了题为“通识教育的本土实践与探索”的讲座。对于通识教育,他认为各个国家应该立足于自身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西方国家内部的高等教育模式有着很大差异,“德国力图发展职业教育,而法国则与德国和美国都不同”。此外,他还特别指出当前对通识教育理解的一个误区,即认为“什么都知道就叫通识”。朱教授认为,通识课程应该是“非常好的专业课”,能够介绍该学科的知识范畴、研究方法和专业入口;而通识教育“关键在于选择,而且对选择负责任”,他这样总结道。
元培计划是北京大学于2001年启动的以老校长蔡元培的名字命名的本科教育和教学改革计划。相比于传统的本科生培养模式,元培计划通过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自由选课、自由选择专业、弹性学制、导师制等一系列制度安排为学生的全面成才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应邀出席当晚活动的嘉宾还有学校教务部、学工部和团委的领导、元培计划导师、以及部分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的党政领导。为了庆祝元培计划实施五周年,学校将在今年陆续举行系列相关活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