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院举行客座教授受聘仪式
|
日期:2005年11月29日 访问:3448 |
|
强强联手,打造一流:数学学院举行客座教授受聘仪式
2005年11月23日上午十点,北京大学微软应用数学讲座开幕式暨沈向洋、郭百宁、李航客座教授受聘仪式在理科一号楼举行。
长期以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半年前,北京大学微软统计与IT技术联合实验室的建立标志着数学科学学院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合作进入新阶段,双方携手进行技术开发方面的合作。这次北京大学微软应用数学讲座的开办与聘请沈向洋、郭百宁、李航三位博士为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是双方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沈向洋、郭百宁、李航三位博士将在北京大学开课、带研究生,为北京大学的研究、开发与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开幕式由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张继平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建华教授、北京大学客座教授微软中国研究院的沈向洋博士、郭百宁博士、李航博士分别致辞和讲话。
受聘仪式上,林建华教授分别向沈向洋博士、郭百宁博士、李航博士颁发了北京大学客座教授证书。
受聘仪式结束后,北京大学客座教授、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沈向洋博士做了题为 “Prior, Context and Interactive Computer Vision” 的报告。
附:三位博士的简历
沈向洋博士
微软亚洲研究院
院长兼首席科学家
沈向洋博士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在其研究生涯中,沈博士主要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图形学、人机交互、统计学习、模式识别和机器人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之前,沈博士是微软美国研究院视觉技术组研究员。后任微软亚洲研究院主任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副院长。
加盟微软研究院之前,沈博士曾在DEC公司剑桥实验室及苹果公司交互媒体实验室工作。沈博士是计算机视觉和图形学研究的世界级专家。沈博士已拥有20多项专利,并曾在世界级会议和学报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包括国际图形学年会Siggraph论文17篇)。沈博士现任多所著名高校和中科院客座教授及博士导师,还兼任多本权威学术杂志(包括 IEEE Transactions of PAMI, IEEE Transactions of CSV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 Graphical Models) 编委。沈博士是2005年国际计算机视觉大会(ICCV 2005)主席。
沈博士在前几天,刚刚被授予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院士(FellowofIEEE)称号。
沈博士13岁进入南京工学院,之后相继获得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系哲学硕士学位, 及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机器人专业博士学位。
郭百宁博士
微软亚洲研究院
高级研究员、主任研究员
郭百宁博士是微软亚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兼网络图形学研究组主任研究员。加盟微软研究院前,郭博士是美国英特尔公司硅谷总部研究院的资深研究员,主要负责图形系统的研究并设计了含图形系统的主机芯片。此外他还负责英特尔在海外(主要是欧洲)的图形学研发。郭百宁在美国康乃尔大学获得博士和硕士学位,在北京大学获得学士学位。目前,郭博士主要从事大型在线游戏,高真实感实时绘制,纹理合成,光照模型,数字几何等领域的研究。郭百宁博士现任IEEE Trans. on Visualization and Computer Graphics 学报副主编。郭百宁博士拥有数十项美国专利。
李航博士
微软亚洲研究院
研究员,项目主持人
李航 于1988年获得日本京都大学电气工程学士学位,1990年获得京都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1998年获得日本东京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1990年至2001年任职于日本NEC公司中央研究所,2001年至今任职于微软亚洲研究院,现任研究员,项目主持人。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客座教授。李航的研究方向包括统计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检索及数据挖掘。李航一直活跃在自然语言处理及相关领域,并在重要的国际学术杂志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过数十篇论文。他最近的学术活动包括Annual Meeting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CL) 2005 大会机器学习领域程序委员会主席,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JCAI) 2005 大会程序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与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nd Chinese Language Processing编委。在NEC任职期间,李航从事了NEC文本数据挖掘产品的开发,目前该产品已成为日本文本数据挖掘市场的主要产品。现在,他在微软继续从事文本数据挖掘,信息抽取方面的研究与开发,他参与并领导了用于SQL Server 2005与Office 2006的文本数据挖掘技术的开发。他拥有20多项美国和日本的专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