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奈尔大学校长Hunter北大演讲
|
日期:2005年11月17日 访问:3213 |
|
为中美关系培养优秀的决策者:康奈尔校长北大演讲
11月15日上午,美国康奈尔大学校长Hunter .R. Rawlings访问了北京大学,并在鸿基楼发表了题为“科技时代的人文研究”的演讲。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副院长贾庆国参加了演讲会。Rawlings 校长此行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签署名为CAPS(China Asia Pacific Studies)的合作项目。该项目旨在增强中美双方的文化交流,为推动中美关系培养各方面的人才.
Rawlings校长在演讲中说:“北京大学和康奈尔大学都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领导人的责任。随着中国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美国也越来越重视和中国的关系。康奈尔有责任为美国培养一批优秀的决策者。”CAPS项目的目的就是为推动中美关系培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人才。为了让参与者更深入全面地了解中国,项目将包括汉语、中国历史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学习,综合性可以说是这个项目的一大特色。
Rawlings 校长在演讲中多次提到北大的校长胡适先生。“胡适先生曾于1910年就读于康奈尔大学,我可以很骄傲地说,胡适先生是我们康奈尔杰出的毕业生。” Rawlings高度评价了胡适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尤其是白话文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他还指出胡适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胡适先生在刚到康奈尔时就已经能自如地使用英语。语言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核心,要深入地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首先要从语言入手。可是在今天的美国,很多学生并不重视对其他国家语言的学习,这是个值得注意的现象。”CAPS项目就非常强调汉语的学习,参加该项目的学生将用整整两年的时间以全日制的形式学习中文,解决语言障碍。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以后无论他们从事中美关系任何一方面的工作都将受益非浅。这是该项目的又一特色。
另外,Rawlings校长还强调,大学要高度重视人文学科的建设和教育。虽然在当前这样一个科技时代,人文学科不如理工科的回报率高,但是出身于历史文献专业的Rawlings校长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当今变化如此迅速的科技时代是很有价值、不可忽视的。因为这关系到一个国家、社会和个人在面对世界变迁时的身份认同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据悉,Rawlings 校长在接下来的两天还将参加北京论坛并发表重要演讲,此后还将访问清华大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