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智宏在北京论坛(2005)开幕式上致辞
|
日期:2005年11月17日 访问:2744 |
|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在北京论坛(2005)开幕式上的致辞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在北京论坛(2005)开幕式上的致辞
人民大会堂
2005年11月16日(星期三)
尊敬的各位来宾、尊敬的各位学者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第二届“北京论坛”开幕式,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北京大学的全体师生,对第二届“北京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从五洲四海前来参加盛会的各国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本届“北京论坛”是在教育部、北京市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由北京大学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一次高水平的世界级学术论坛。论坛继续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总主题,以“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为副主题,其宗旨是致力于推动亚太地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全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理想、愿望和共同追求的目标。去年召开首届“北京论坛”之际,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生专门发来的贺电,他盛赞“论坛的主题与联合国的主题和任务是统一的”,因为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声音,“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我们在共同分享一个星球,如果不能在全人类中建立真正的和谐,我们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我们能够在具有不同信仰和文化的人群之间建立理解的桥梁,并且把美德和宽容教给年轻的一代。”
我们共同认识到,推动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乃是全世界学术共同体所负有的神圣职责,也是知识分子的光荣使命!哲学家费希特在《论学者的使命》中曾经讲过,作为学者,“他的进步决定着人类发展的一切其他领域的进步;他应该永远走在其他领域的前头,以便为他们开辟道路,研究这条道路,引导他们沿着这条道路前进。”
今天,世界各国的学者相聚在北京,用我们的心血、智慧和才华,围绕着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问题,深入探讨涉及哲学、历史、经济、大众文化、国际关系、公共卫生等众多领域的热点问题,以高效的实际行动和丰硕的学术成果,来履行我们作为学者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我坚信:这样一次盛会,将极大地促进各国学者之间的交流,增进我们的友谊,使我们能更加团结,朝着共同的目标不断前进!
作为北京论坛的主办者,北京大学深知自己责任的重大。我们正在努力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我们正在努力地向全世界优秀大学学习。那么,到底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对这个问题,当然有各种各样的答案。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对大学的评价标准正在日益的数量化。但是,我认为,在关注那些数据的同时,我们必须有更宽广的胸怀,有更深切的人文关怀。一所伟大的大学,一所在世界上有崇高声望的大学,她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关心全世界的命运,以全人类的幸福为己任,培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一流人才,产生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思想成果和科技成果,为全人类的共同繁荣贡献力量。如果一所大学,她不能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她不能够与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相联系,那么她就不可能是第一流的大学。
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参加本届北京论坛的有来自全世界24个国家和地区的32所大学的校长代表团。我们热烈地欢迎各位大学的同仁。在本届论坛的会议期间,我们还将就“大学在‘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议题,交换意见。这将是本届论坛的另一特色,相信也是本届论坛结出的又一硕果。
最后,预祝本届北京论坛圆满成功!
祝愿各位嘉宾、各位学者身体健康,心情愉快!谢谢大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