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建院二十周年庆典举行
|
日期:2005年10月18日 访问:3064 |
|
百年传统 廿载辉煌:经济学院建院二十周年庆典大会举行
十月的燕园,红墙绿树,湖光塔影,处处散发着迷人的魅力。10月16 日下午15:00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建院20周年暨经济学科设立103周年庆祝大会在电教报告厅隆重举行。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教授、北京大学原校长吴树青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第一任院长胡代光教授、第二任院长石世奇教授、第三任院长晏智杰教授、现任院长刘伟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刘文忻教授出席了庆祝大会。北大各院系代表、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等大学的经济学院院长、北大经济学院校友代表、离退休教职员工代表、在校师生代表欢聚一堂,热烈庆祝经济学院所取得的突出成绩,认真总结经济学院的成功经验,努力开拓经济学院建设的新思路、新渠道。
庆祝大会在与会人员齐声歌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拉开了帷幕。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祁祥教授主持了此次庆祝大会。在开场白中她指出:今天是一个有意义的日子,回顾历史,1964的今日中国曾成功的爆破了第一颗原子弹,2003年的今日中国首次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的将宇航员送入太空,极大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而今天北大经济学院也迎来了20周年的华诞,这虽然是时间上的巧合,同时也表明了为中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的北大经济学院孕育着自立于世界一流经济学院之林的飞天梦想。
接着,经济学院院长刘伟教授致词。他首先对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成立20周年暨中国经济学科设立103周年表示祝贺,并代表经济学院全体师生对各界人士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优良的学术传统。1902年京师大学堂设立了商学科,标志着中国经济学的起步。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严复先生翻译的《国富论》标志着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正式传播,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先生曾担任北大经济学系的教授,他是最早向国内比较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在国内最早翻译了《资本论》的陈启修先生也是北大经济学系的教授。因此,可以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是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最早的传播基地。在近代,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大师辈出,新人口理论的创立者马寅初教授,较早用比较法研究经济学的樊弘教授,道德文章堪称楷模的陈岱孙教授等为经济学发展、民族解放振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85年,北京大学教学体系改革中,经济学系率先撤系设院,经济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经济学院得以借鉴国外著名大学范例,结合中国国情,保持学科优势,发展学术传统,加强学科建设,成为综合性,研究型现代院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他就此对经济学院全体成员表示祝贺,对奠定经济学院发展基础的前辈表示敬意,对正在辛勤工作的各位表示感谢,对各方朋友的支持表示谢意。
同时他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学已日益获得社会的普遍关注,逐渐发展成为“显学”。建设什么样的经济学,怎样建设经济学已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各界面临的重大课题。所以,此次开展的庆祝活动不仅是为了庆祝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建院20周年暨经济学科设立103周年,同时更是一次深刻的学术交流与教学检验,是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学术研讨活动。今天,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面临着新的任务——创办世界一流经济学院,这是一次发展机遇,经济学院要坚持在科学的道路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国外著名大学经济学院范例,结合中国国情,努力实现经济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阶级性与逻辑性、思想内容与表达形式、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紧紧抓住教学和科研的中心环节,牢固树立教育以人为本,树立办院以人才为本的思想观念,全面推进学科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制度建设和完善工作,迅速而坚实、逐步而有效地推进创建世界一流经济学院的步伐,为我国经济学人才培养贡献更多的力量,为我国经济科学的发展和民族复兴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此后,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教授代表北大党委和学校行政对经济学院20年华诞表示祝贺。他追溯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悠久的历史渊源,高度赞扬了经济学院以经世济民为己任,培养英才峻彦,为民族解放独立做出不朽贡献。并且指出1985年学科体系改革,北大经济学系撤系设院后,继往开来,努力实干,保持优势学科领先地位,继承优良学术传统,建立了符合制度改革需要的新兴学科,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毕业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为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表达了对严复、李大钊等为北大经济学科建立和发展做出不朽贡献的学术前辈的深深敬意。最后,闵书记代表学校向经济学院全体师生员工提出五点希望:经济学院继续保持领先态势,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与新形势相适应工作思路;学科建设要在巩固提高现有优势的基础上,拓展外延,更大程度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人才培养要紧紧围绕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学科与课程体系、教学思想与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要予以更大力度地加强,发挥科研服务的巨大能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不断推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不断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充分发挥经济学与社会紧密相关的学科优势,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曾经担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的胡代光、晏智杰教授分别发言,为经济学院的蓬勃发展,日新月异而振奋,对经济学院建院20周年表示祝贺,并且希望经济学院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往开来,为中国经济学事业的进展,中国经济的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在庆祝大会的第二项议程中,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教授、北京大学原校长吴树青教授、第二任院长石世奇教授、第三任院长晏智杰教授、现任院长刘伟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刘文忻教授为80岁以上仍然健在的经济学院的10位教授颁发“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书育人成就奖”,以表彰他们在经济学科建设和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杰出的贡献。他们中年龄最大的熊正文教授已经有95岁高龄了,最年轻的范家骧教授也有81岁了。颁奖过程中,与会人员自发全体起立,用热烈的掌声向从事教学科研数十年,享有崇高威望的老教授们表示敬意。
此后,学生代表04级博士张春晓、校友代表赵江平分别发言,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之情,祝愿经济学院有更加美好的未来。校外代表,兄弟院校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发言,高度评价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在经济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经济学引入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赞扬了近年来在刘伟院长领导下经济学院继往开来,取得的显著成绩。他还指出,中国面临经济转型时期,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对高校经济学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大和人大等兄弟院校之间应该良性竞争,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为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在庆祝大会的最后,刘伟院长为经济学院教学楼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经济学院的科研教学工作作出的积极支持和资助的校友分别颁发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杰出贡献奖”和“北京大学经济学贡献奖”,感谢他们为经济学院的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