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一批著名教授走上通选课讲台
|
日期:2005年9月24日 访问:3054 |
|
北京大学“构建以素质教育为取向的跨学科通选课体系”项目获得这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要参与者之一、历史系主任牛大勇教授说,通选课把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重在传授不同学科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讲授知识的细节。
艺术系教授朱青生开的“艺术史”课不仅受到校内学生欢迎,还吸引了清华大学等附近高校的学生。他的助教刘平博士说,来听课的学生常常多达四五百人,教室里座位不够,朱老师和他的研究生就自己准备了小凳子和蒲团给校外的学生用。陈亮是朱教授在读的硕士生,研究课题为“汉代画像砖”,他本科在清华大学学理工,正是听了朱教授的通选课,才改变自己原来的专业,来攻读艺术类硕士。
最近几年全校学生投票评选的“北大十佳教师”中,通选课教师就占1/3。一批著名教授和院系的院长系主任站在通选课讲台上,他们中有陆俭明、林毅夫、潘文石、周其仁、陈平原……他们开出的“数学的精神、方法和应用”、“人类的性、生育与健康”、“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美学原理”、“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等课程广受学生欢迎,下课时,听课学生经常自发报以热烈的掌声。
已推出5年的通选课分为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文学与艺术5个领域,学校要求每个本科生在5个领域里都要有学分。通选课已开出300多门,每学期开设150门左右,选课学生超过1万人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