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举行新生代表座谈会
|
日期:2005年9月8日 访问:2896 |
|
我和校长面对面——北大举行新生代表座谈会
9月1日下午,北大校长许智宏、常务副校长林建华、党委副书记张彦以及教务部、学工部、宿舍管理中心、光华管理学院的负责同志与50余位北大优秀新生代表一起亲切座谈。会议由学生工作部陈建龙部长主持。
来自湖北省的文科状元康静谈到了初入燕园的深刻感受,她表示将淡忘过去的辉煌而努力去思考自己未来的人生走向,努力充实自己。她相信,经过努力必可克服一切困难,在北大度过一段精彩的人生旅程。来自黑龙江的文科状元任飞说,北大有着如此美丽的校园、如此友好的同学、如此热情的前辈、如此多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北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我们自己更应该努力学习,从头开始,从零开始,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北大人、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
许智宏校长、林建华副校长以及张彦副书记等校领导对许多受到同学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做了耐心的回答。
来自山东的张勃然同学提出了如何弥补应试教育缺陷以及如何看待出国的问题。许校长耐心而细致地给出了解答。他说,应试教育确实存在很多缺陷,这些缺陷必须通过教育改革来逐步改善,而我们北大也正在努力逐渐实现这种变革,我们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多元的社会人才。对于出国的问题,许校长指出,北大从不反对同学们出国,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同学们应该明白出国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没有目标而只是盲目从众,那必将得不偿失。
就北大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问题,林建华常务副校长给出了精辟的解释。他认为,北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要有中国特色。因为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我们希望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学,培养世界一流的人才,为社会做出贡献,解决中国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面临的问题也不同,要我们去建设又一个哈佛、又一个耶鲁是不可能的,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们建设成的将是一个立足于中国社会、服务于中国社会的世界一流的北大。
张彦副书记对新生同学提出了一些建议:作为新生,同学们应该首先学会“看”,要用“看”去熟悉北大的情况,然后思考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和情况,再用一种主人翁的精神去发现问题,并选择一种合理的表达方式去有效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四年的北大生活中成为一名真正的北大人。
在会议的最后,许智宏校长语重心长地向新生们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提出了宝贵的指导和建议。他强调,新生同学们要时刻把握住以下几点来约束和督促自己。首先,新生入学后的主要任务是适应北大的环境。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变,同学们离开家,一切都要依靠自己,这对同学们来说是一种考验。其次,大学生活的重点应在“选择”二字,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时代交予我们的任务。第三,不应以分数论成败、论英雄,大学培养的是人才而非高分,在中国应试教育体制下形成的弊端必须通过教育改革来逐渐扭转。第四,考入北大的同学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同学心理上都过于脆弱,经不起挫折,所以必须调整好心理状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包容。第五,北大的同学必须要有社会责任心,我们现在宝贵的学习资源都来自于社会,所以我们也必须有社会责任感,为社会负责。第六,北大并非完美,但是北大正在不断地摸索和改善,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用主人翁的态度来面对北大存在的问题,不只是提出批评,更应该思考通过什么方法来解决。第七,要珍惜时间,珍惜学习的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方式,量力而行。第八,在努力学习的同时,同学们也要时刻关注自身的健康,勤于锻炼身体。第九,要能够处处从小事做起。第十,现在许多同学存在文史哲学科不受重视的想法是错误的,文史哲等传统人文学科正是我们北大的精华,是北大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最后,许校长希望大家能够在正确认识北大的基础上积极地宣传北大。他说,我们北大是一个大的家庭,这个大的家庭很可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大家不要丧失信心,有了问题要沟通,要心胸开阔,要和睦相处,只要自己尽了努力,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帮助下,一切困难都将被克服。
座谈在热烈的气氛中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最后,许智宏校长和张彦副书记还为优秀新生代表颁发了优秀新生奖学金证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