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理科:你我无悔的选择
|
日期:2005年7月21日 访问:2449 |
|
北大理科:你我无悔的选择
我是北大数学学院的学生。一位高中生朋友曾问我:“数学这样的纯理科好玩吗?不会觉得枯燥吗?”我想,这也是很多同学关心的问题,所以把我的想法写出来,希望会对大家选择自己今后的专业方向有所帮助。
高中的学习很枯燥,甚至可以说是很残酷。加上大部分高中生对大学的专业了解甚少,于是很多高中理科生在报志愿选择专业时便不考虑理学的一些专业,像数学、物理学、化学之类,而倾向于选择听起来比较有意思的工科。老实说,我那时的想法也是这样,我也向前辈们提出了这些问题。现在我很感谢他们,让我做出了无悔的选择。
首先,理学是基础学科,学习理科专业的人具有比别人(尤其是较早进入过细专业学习的工科),拥有更加扎实的基础,这使得他们明显表现出后劲足,并且在各个方面发展都能游刃有余,发展空间相当大。拿数学来说吧。经济学越到高深之处,就越需要运用数学工具来建立模型,解决问题。这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经常是数学家的缘故,由此可见学数学的人往经济学发展的潜力。我们国家现在老一辈的计算机科学家大多是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后来分成数学科学学院和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的毕业生。王选院士就是其中之一。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的关系十分密切。而且因为数学专业的人数学基础雄厚,在计算机的很多方面(比如程序设计、软件开发方法等)比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有优势。量子力学是在与数学家合作引入了强大的数学工具后才得到关键性的进展的。马克思说过,“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可以看看数学院的专业设置,正是考虑了数学发展的多元性,让同学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总而言之,选择了理学专业,一片广阔的空间将呈现在你面前,任你遨游。
其次,理学学科能使你的思想上升到新的高度。这种说法可能比较新颖。要知道,理科培养的是科学家,而工科培养的工程师。科学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思想家。和思想家一样,他们都是站在一种高度上,用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好奇心产生卓越的思维,用自己卓越的思维引领着时代的进步。比如说,历史上有很多同时是思想家/哲学家,又是数学家的人物:微积分学创始人之一的莱布尼兹,解析几何学的创始人笛卡尔……他们在数学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之外,同时还有深刻的哲学思想流传于世。正是因为学科之间思想的相同之处,才造就了这样的天才。北京大学是思想最活跃的地方。不要以为思想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利,理科生独特的深刻思想也是其中靓丽的一笔。
第三,说说“枯燥”的问题。我想不用我说,万事都是相对的。“枯燥”也不例外。这主要是看自己的兴趣如何。真正学了数学你才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可以征服所有人。当你有一天发现自己学的数学竟然是如此滴水不漏的严密体系的时候,当你发现每一个定理都巧妙的令人难以置信、甚至想为它几百年前的发现者鼓掌的时候,当你可以用眼睛(当然是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在背后)看出一个平常人看来纷繁复杂乱七八糟的问题的症结所在的时候,当你看到数学史上对一个定理的条件作小小的减弱都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的时候……你就会感受到,你现在学习数学是多么令人骄傲的事。数学的趣味可以让你重新找到游戏的童年时代的好奇心。举两个简单例子。你相信R和R^2上的点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吗?你能论证抽签的公平性吗?像这种问题,我相信任何人都会被深深吸引。
总之,选择基础学科,意味着你将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加上北大的理科实力之强,可以说在中国高校中“无人能敌”,选择北大理科将使你无怨无悔。这是我这个学长,一个同样从那时走过的人从心里想对师弟师妹们说的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