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C | 

 职务:总版主 级别:法老 魅力:7 积分:8914 经验:1113645 文章:7751 注册:04-08-13 16:45
|
|
 |
发表: 2013-02-05 22:42:47 人气:454 
万种风情鸣沙山
邹文学 (2012-08-27)
月牙泉是在沙漠里自然形成的一个小湖泊。
我是在20年前拜访过丝绸之路重镇敦煌,真高兴古城别来无恙。
吃了晚餐,我们就径自奔向城南5公里外的鸣沙山。这回的导游安排是,先乘电瓶车到月牙泉,再骑骆驼观赏大漠风光。
月牙泉是在沙漠里自然形成的一个小湖泊,见诸文字的记载可远溯自千年以前,古称沙井,又名药泉。
我们远远就可望见微风已把湖面揉捏成许多细碎的皱褶,阳光从对面山头照下来,水面闪耀得像个金盘。这月牙泉长150米,宽50米,深4米,湖的形状像新月,故名。
月牙泉不干涸 飞沙填不满
原来月牙泉四周皆是高高低低的沙丘,它就落在谷底。千年风沙——一年最少有几十次狂风大作,铺天盖地飘起挪动的沙粒,却从来没把这湖填满。
我们走近看那湖水,清澈见底,小鱼三三两两穿过芦苇倒影游弋,健康活泼。
很早就听闻月牙泉水源堵塞,党河的河水不继,担心月牙泉会日渐干涸。导游说,月牙泉近几十年来还是颇受呵护的,他们也已在泉水不远处引导河水储藏,必要时可以把河水引进泉来。
临月牙泉高处,建有一组估计不到百年历史的仿古建筑物,楼台亭阁都有。在大漠里,找到泉水和房子,就有生机。有人说,人工化痕迹太强,我觉得还相宜。许多游客就爱在这炎热无可躲避的沙漠里,躲在亭台树荫里歇息,乘凉饮水解渴。
离开泉水不到20米,像悬崖峭壁般的沙丘上,有人拖着沉重的步伐上山。山虽不高,我却晓得那要耗上多少气力,才能与这脚下柔软的沙堆较劲。
20年前,我们五个人坐在沙丘顶,有节奏地一伸一缩地摆动双脚往下滑。不到两分钟,屁股下涌出噗噗声响,这声响还从对面沙丘传回来,犹如戏台上敲响的战鼓声。我对鸣沙山的取名自然就有体会。
月牙泉四周皆是高低不一的沙丘,它就落在谷底。
骑骆驼游沙丘
下午九点钟,天真要黑了,我们骑骆驼去了。我在骆驼上转身看那沙丘上的一片蓝天,天已给晚霞占领了,那轮已经收敛了光芒的红太阳,也不知藏在哪座沙丘后面了。
天色更黑,骆驼队缓步跋涉的方向已有了月亮指路。下了骆驼,喘着大气,我出尽全力爬上沙丘之巅,西边的最后一抹晚霞也已失去踪影。
夜色降落得更低。沙漠少了许多线条,逐渐混成朦胧一片。
不老的莫高窟
莫高窟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我再次参观,更是觉得实至名归。
敦煌除了在明朝年间有200年被隔绝于关外,自东汉以来的10个朝代里,它却是中华文化艺术形成的重要部分——凿成于千年前的洞窟就有492个,壁画4万5000平米,彩塑2000多座。
虽然我们千里迢迢而来只获准参观10个洞窟,对于我们这样的一般游客,我却觉得已经丰富得难以消化。
我们看到的石窟艺术,包括北魏、隋朝、唐朝、宋朝和元朝各代的佛像雕塑和壁画。讲解员耐心地为我们解释了历
代石窟艺术风格的变化,用材的不同,颜料的取舍,以及所经历的历史变迁。
我感觉石窟的保护工作做得很认真和系统化,希望这块世界艺术瑰宝,能再传承千年、万年。
|
  |
相关帖子 | |
[SIZE=3]白酣红醉舞荷塘 ... (ABC,460,2013-02-05 22:43:44) | [SIZE=3]阳澄湖 上海人的后花... (ABC,417,2013-02-05 22:45:15) | [SIZE=3]秋收时节土楼红 ... (ABC,340,2013-02-05 22:46:13) | [SIZE=3]九寨沟:梦的临界... (ABC,384,2013-02-05 22:48:45) | [SIZE=3]城市山林:上海豫... (ABC,417,2013-02-05 22:49:50) |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相关帖共有18帖 此页5帖 每页8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