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 | 

 级别:职业侠客 积分:88 经验:661 文章:76 注册:04-08-17 22:26
|
|
 |
发表: 2006-04-30 09:40:04 人气:490 
请谨慎对待孩子的说谎
有心理专家认为,在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中,说谎是不可避免的——
当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说谎时,都会感到十分失望,开始担心孩子的未来。而儿童专家的分析却表明:说谎在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是一段必经之路。当你发现六岁的孩子说谎时,这并不意味着他将来一定就是个罪犯,这只是个信号——它提醒你,是了解孩子说谎原因的时候了,并教会他实话实说,帮他改掉说谎的毛病。
事实说明,无论你如何教育孩子,他们迟早会对你说谎。孩子愈大,谎话越多越高明。如果孩子说谎一旦得逞又逃过处罚,那他的谎话就会越扯越多。第一次说谎心中的犹豫最强烈,还会自问该或不该,但恶例一开,原先再三思量的能力就丧失了。因此,家长对待孩子说谎,既要高度重视,又不要过分强化,而应在弄清楚原因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孩子为什么说谎?
■文/若愚
孩子撒谎一定有他的原因。家长对孩子的撒谎问题既要高度重视又不要过分强化,要在弄清楚原因的基础上,帮助孩子逐步克服这一不良行为。那有哪些原因会促使孩子说谎呢?
为了逃避惩罚。孩子做事之前都想把事情做好,因为孩子从内心里是想让父母、老师高兴,想得到更多的奖励。可是,当孩子因为没有把事情做好,得到家长和老师的严厉批评或者惩罚时,这种经验的获得,使孩子在做错事情以后,心里会产生压力,最终因为担心受罚而不得不说谎。
父母教育不当。有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几代人的呵护,凡是孩子喜欢的东西,孩子都可以拿走,结果等孩子长大了,看到同学的铅笔、尺子等自己喜欢的小物品就会拿过来自己占有。还有些孩子当他发现自己的诚实引起了父母的不满甚至是责罚,他就开始学会了说谎,父母虽然很多的时候,理智上强调诚实的重要,可当具体到某一件事情时,情绪会战胜理智,于是出现了不满、愤怒、责备,于是父母表现出更在乎事情本身而不是孩子诚实的品质。
还有些孩子是因为家长在遇到他撒谎时往往反应过于强烈,轻则训斥,重则打骂,而且还不注意场合,结果使孩子破罐子破摔。其实,孩子最初的撒谎是其自我保护意识的觉醒,而不是不诚实的表现。要想真正避免孩子撒谎,使孩子成长为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家长就必须讲究教育的策略。
从撒谎中获得利益。有些父母对孩子要求过于严厉,不给孩子一分钱的零花钱,当孩子的正常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就通过撒谎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因此,家长要给孩子一定的权力,包括零花钱的支配,在满足孩子一些合理的欲望之下,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说谎者有哪几类?
■文/钱伟
心理专家认为,撒谎对于孩子来说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据这种理论,可以把撒谎者分为三类:
一是偶尔说谎者。这类孩子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很诚实,但碰到个别情况也可能会不讲真话,有时甚至并无明确动机,只是不想让父母知道真相,随口编出谎言。这类人是不经常说谎者,说谎时或说谎后往往都显得表情不自然,嗓音不正常,甚至出现眨眼、摇头、颤抖、口吃等反常动作。他们的心理活动很容易被人看穿,也往往易引起父母的怀疑。按照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提供的一些特别标准,他们的谎言较容易被聪明对手戳穿。几乎所有的人在其一生都无法避免偶尔撒谎。
二是病态说谎者。比起第一类来,这一类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有比例要小得多。他们往往是从第一类中进化而来的。如果偶尔说谎者说谎的频率越来越高,撒的谎也越来越离奇,并且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那就可能发展成病态说谎者。这些人几乎每天都要编造谎言,可以说从心理上被淹没在谎言的海洋中。他们出于某种原因,从理论上对自己不甚满意。他们往往从小就不喜欢自己的形象,于是想在别人面前展现另一种较为满意的形象,最后可逐步升级至弄虚作假的地步。不过,这类人撒谎大多并没有什么很大、很明确的目的,只是为掩饰自己、标榜自己、美化自己而信口开河。
三是社会病态说谎者。这类说谎者往往有明确目的,而且说谎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一天不撒谎便会感觉难受。他们说起谎来就如一名出色的演员在台上演戏一样轻松自然,丝毫不会有内疚感。实际上他们已把撒谎当作一种让他们进入另一种虚假天地的办法,当作获取自我解脱的一种手段。他们往往同时对现实、社会和个人处境极度不满并渴望自己的命运在未来有较大变化。他们的说谎技巧也往往明显高过前两类说谎者,陌生人与他们打交道时很容易上当受骗。研究发现,社会病态说谎者往往在孩提时代便养成了说谎的习惯,如逃学后为了逃避惩罚而对家长和教师撒谎,一次得逞后又会两次、三次,渐渐习惯成自然,终成恶习。由此,家长和老师要注意孩子人格的完善,帮助孩子从小就养成说真话的好习惯。不论是哪一类的说谎者,往往很少寻找外界的帮助,而总是当谎言引起严重后果时,才会良心发现,并意识到该寻找帮助以改正恶习。
引自2005年10月10日《文汇报》
|
  |
相关帖子 | |
亲子时间≠教育时间■文/海星... (qq,513,2006-04-30 09:40:36) | 给“没有时间”的爸爸们■文/... (qq,496,2006-04-30 09:41:10) | 教孩子时绝对不该说的话父母不恰当... (qq,605,2006-04-30 09:42:07) | 尊重而不迁就宽松而不放任——... (qq,430,2006-04-30 09:43:13) | 教孩子放松自己 ■文/王修增... (qq,427,2006-04-30 09:44:11) | 发现孩子的强势智慧■文/章睿齐... (qq,403,2006-04-30 09:44:47) | 勤奋、方法、平常心■文/邵林... (qq,511,2006-04-30 09:45:16) | 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新时期,我... (qq,505,2006-04-30 09:45:48) |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相关帖共有22帖 此页8帖 每页8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