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桥流水哗啦啦 | 

 级别:论坛游侠 积分:49 经验:119 文章:43 注册:05-09-22 16:13
|
|
 |
发表: 2005-10-16 10:53:49 人气:1468    | 楼主 |
亲历李敖
亲历李敖
公元2005年9月21日,北京的天气不错,很有一点秋高气爽的感觉.在这样一个日子里,我们
在京城西北的燕园迎来了李敖
上午九点多,他走进了北大的办公楼礼堂,克林顿,普京,连战这些政坛的风云人物曾在这里
发表过演讲.李敖依然那样威风八面,丝毫不见70岁人的老态,他戴着黑墨镜,笑眯眯地向大
家挥手的形象颇类似于黑帮老大,难怪他自己戏称这是一次猛龙过江之旅.
他的演讲还是那样的犀利,辛辣,幽默,惊世骇俗.刚一开始你不觉得有什么精彩之处,但慢
慢地你会发现他的演讲并非在漫无边际的胡扯乱侃,自吹自擂,,而是真的包含着一颗诚心
与深刻的思想.我的入场票来的很幸运,一个班只有一张票,抽签决定票的归属.我没有抽到
,但我们班抽到票的女同学无私地把票让给了我,于是我才有机会能在现场聆听李敖的演讲
;更幸运的是,第一个或得提问机会的人就是我!我提出了一个早就想好的问题,即中国文化
的全盘西化问题,可能是时间所限吧,他回答的有些简略.后来我发现那天每一个问题他答
的都很简单,我的还算是比较长的.
也许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李敖一直是一个偾事嫉俗,狂妄自大的人.我们为什么总是关注他
表面的狂傲,而不去认真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在今天上午清华的演讲中,他说到”我心里冷
静的很!”,我相信这句话是真的.李敖的冷静,近乎于一种孤独,近乎于一种悲凉,在他叛逆
不羁的表面下,是一颗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心.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往往被人们当成一种
作秀来解读,我们把李敖娱乐化了,却没有认真体会其中包含的对民族,对国家,对人民的
殷切期望,我们抛掉了他厚重的思想,却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喋喋不休。我很悲哀的
发现,在某些门户网站专题中,特意开设了一个“情色李敖”的专栏 。我理解,网站是
商业实体,为了利润,为了股东他们要吸引眼球要提高点击率,我也知道有供给才有需求
,但我仍然不甘,不甘于看到某些国人如此恶俗,就这样对待一个在这个年代已经很罕见
的,真正的知识分子。
当演讲会上李敖挥出他那两米多长的禁书名单时,我的心里突然一阵悲凉,眼泪差一点掉
了下来。作为一个课余也爱好舞文弄墨的人,我知道写作的感受。当你凝聚起最圣洁的情
感,最火热的激情,去用笔来证明自己思想的存在时,如果被告知这些被你视为心血的文
字今后要遭到查禁,你会作何感想?李敖的书,一禁就是96本啊!一个人一辈子一共又能
写几本书?禁书等身的李敖可以对这段经历一笑而过,那是强者的豁达与自信,或者如李
敖所说,是冷静。但我却无法平静,我只能和现场全部几百位同学一样,用掌声表达我们
的敬意。
李敖不客气地批评了北大,但作为北大的学生,我没有不满。海峡两岸能有资格批评北大
的,除了李敖恐怕还找不到别人。北大的风骨在燕园中已属罕见,幸亏还有一个李敖,告
诉我们这些浑浑噩噩,唯唯诺诺,唯命是从,一心奔着金钱美女绿卡使劲的俗众,什么叫
独立人格,什么叫真正的知识分子。我们在一个变态的环境里待的太久了,以至于当有人
告诉我们什么是常态时我们反以为其是变态。最终,变态的是我们自己。当他号召北大要
站起来的时候,我第二次被深深打动了,仿佛回到了五四时代。这种感觉,和我在蔡元培
校长的塑像前恭恭敬敬地鞠躬时非常相似。现在我每听到”先校长蔡元培先生“这几个字
时,都会被感动,因为,在我们心中那个永恒的北大,还是那个敢于将教育部公文退回的
北大。另一位校长马寅初先生在文革的时候遭到批斗,批斗者高喊“你马寅初是马尔萨斯
的马!”已经高龄的马老先生挺直了脖子高喊:“我马寅初是马克思的马!”全场四静,
震烁千古。我自知达不到这种境界,但我特别希望能生活在一个有着蔡先生兼容并包的胸
怀,马先生不畏强权的脊梁的学校。一个人,一辈子总要高尚一段时间。李敖的到来,再
一次激活了我这种情感。
我见过一张照片,是李敖第二次政治犯出狱时所照,还是一如既往地嬉皮笑脸,但我分明
看出他的眼神里有庄重,有坚强,还有那么一点“众人皆笑我疯颠”的悲凉。这是一个你
可以讨厌,但不得不尊重的人,他可以为了心中的信念冒着生命危险写文章,他与国民党
的专制抗争到底,他在铁窗内度过的岁月比你的大学生涯还长,他拍卖100件自己的珍贵
藏品,募得千万美元来帮助年老贫困的慰安妇,不让日本人的诡计得逞,他捐款35万元给
胡适立雕像,你行吗?有人批评他对爱情的态度,可你如果读了他在与胡茵梦离婚时写的
声明书,透过那个著名的布鲁图刺杀恺撒的故事,你就会发现他是一个珍惜爱情的人。而
对于那些骂他是色情狂的人,我不得不说的过激一点,李敖就是嫖客都比你高尚。在这个
价值多元的时代我们能接受甚至崇拜虚构的韦小宝,为什么对现实中的李敖如此刻薄?还
有人说他不是学者,演讲没有学术价值?那请问什么叫学者?什么叫学术?现在充斥于各
大高校的写篇论文都语句不通的研究生博士生教授就是学者了?近亲繁殖,大肆抄袭,一
个人一年出17本所谓的著作就是学术了?我们的所谓学者都在嚼西方人的残羹,我们的学
术致力于用自己瞎攒的术语和理论去把一个简单的问题搞复杂,以树立自己高深莫测的假
象。思想家比这样的学者更珍贵,独立批判的精神比这样的学术更长久。李敖的大学老师
曾苦劝他专门作学术研究,但李敖清楚在当时的台湾根本无学术自由可言,所以他开始以
笔为武器,为自由民主而战。现在,台湾这个小资社会里某些人对李敖的不屑其实正像是
鲁迅《药》中群众对革命者的冷漠与不理解。
李敖很可能是最后一个传统知识分子了,阮籍空醉酒,刘伶哭穷途,李敖却有一种坚韧与
豪迈,有一种雷厉风行的务实精神。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李贽,看到了鲁迅,看到了闻一
多,看到了马寅初,看到了顾准。。。。。。在历史的星空中,过去的“李敖”们,现在
的李敖,和未来必将出现的“李敖”们,必将组成一个壮丽的星座,辉耀整个天空。
西谚有云: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人类的理性确实浅薄,不然我们也不会犯下那么多
同类相残的愚蠢错误,但是如果我们不去独立思考的话,整个种族就与行尸走肉无异,到
那个时候,造人的上帝恐怕要哭了。“李敖”们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上帝要提醒我们,珍惜
自己独立思考的权利与能力,珍惜自己的人格。
|
|
|